“老字号”:进围墙还是入闹市
    2007-01-29    许群 王俊禄 顾颖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随着百年老店——杭州万源绸庄的复建,有关保护“老字号”的诸多话题,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关注。
    创建于清末民初的万源绸庄,是当年杭州中山中路上最豪华的绸庄,曾经名震江南,显赫一时。但由于旧城改造,几经搬迁,这家“老字号”逐渐在市民视野中消失了。如今,在有关部门的敦促下,万源绸庄将在原来的遗址上恢复重建,如果顺利,到今年10月份,这家百年老店昔日的风采将雍容再现。
    面对这则喜讯,万源绸庄创始人陈丽生的孙子、76岁的陈德阳老人说,政府应该像保护文物一样对“老字号”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
    许多杭州市民与陈德阳老人有同感,他们纷纷对如何保护“老字号”提出各种意见与建议。有的认为“老字号”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名片,已成为公共资源,政府该给“老字号”输入资金,帮助它们发展;有的认为“老字号”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应该接受市场竞争法则,该发展的发展,该淘汰的淘汰;但更多的市民认为对“老字号”应该分别对待,有的要支持、帮助其发展,有的已被历史淘汰,可以像古文物一样保存起来,留给后人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市民丁惠敏的建议,她认为,筹建“老字号”博物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商务部、国家文物局于去年底启动的“振兴老字号工程”中就有拟设立一个老字号展示中心的设想。如果这样,许多已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老字号”就可以作为历史遗存保护下来。
    历经世纪风雨的“老字号”,是走进博物馆的围墙,还是任由他们在市场大潮中自由搏击?

颗颗珍珠串成的城市记忆

    一位老者手工绘制了一份《杭州老字号分布图》,林林总总近百家“老字号”,是多少辈杭州人钟情之所在。据了解,浙江省“老字号”中有中国驰名商标九个、中国名牌两个,浙江省著名商标27个、浙江省名牌17个、浙江省知名商号19个。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在2005年营业额达到1268.8亿元,实现利润40.9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9.75亿元。
    民以食为天,百年老店大多集聚在饮食行业,“老字号”将饮食与历史对接起来,传承、构建出深厚多彩的民族文化,例如嘉兴的“五芳斋”,就凝聚了我国粽子文化的精粹。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变,如今的粽子已经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粽子既是应节食品,又是宴享美食,因此人人皆爱,遍及大江南北。光“五芳斋”的粽子每年就销售数亿个。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字号”都像“五芳斋”那样幸运,那样辉煌。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有的摇摇欲坠,有的难以为继,还有的芳踪难寻。
    西湖龙井茶已有1400多年历史,向来是杭城招牌之物。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26年费城世博会、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屡获金奖。围绕茶叶,杭州曾兴盛诸多名店。民国时期,杭城茶行、茶庄、茶馆、茶摊星罗棋布,鼎盛时有500多家,其中方正大、翁隆盛、鼎兴、大成、乾泰、亨大、仁泰、德兴祥、茂记、万泰元、万康元等十几家茶庄享誉全国,使杭州成为真正的东方茶都。如今,当年的“宠儿”已难觅踪影。

同“老”不同“运”

    虽然同为“老字号”,但它们的生存状况各异。杭州的楼外楼、知味观都进入了全国餐饮业的前列。以“塔牌”、“会稽山”为首的绍兴黄酒系列占全国黄酒产量的半壁江山,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
    商务部《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中明确界定了中华“老字号”的范围: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首批通过“中华老字号”评选的企业中,浙江有38家,排在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三。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浙江省经贸委和浙江省“老字号”协会组成调研小组,历时近半年,对浙江省内11个地市“老字号”的情况作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时至今日,大部分“老字号”已经消亡,尚存“老字号”也多是经营艰难,拥有民族品牌和纯正中国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为数不多。调研小组分析认为,环境的突变、理念的滞后、资源的制约等因素是导致很多“老字号”走向没落的原因。
    遭受多重冲击弱化了“老字号”的生存根基。根据调查统计,经过几次冲击,仅杭州就消失有相当规模和声望的“老字号”企业近百家,占总数的30%左右。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改造力度加大,很多“老字号”因拆迁丧失了地利优势,销售额急剧下降,元气大伤。
    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制约了“老字号”的发展。一些经营传统产品的“老字号”,固守一片老店,企业文化和品牌优势没有挖掘提升;有的产品开发缺乏创新,产品结构老化;有的缺乏激励创新机制,人才流失严重;有的经营理念、技术水平和制作工艺落后;有的品牌本身的附加价值很低,无法实施品牌战略规划。
    “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缺乏系统的保护。从市场规范方面讲,一些不法实体常打着“老字号”的招牌销售劣质产品,给“老字号”企业带来了极大伤害。再加上商标注册等方面没有专门的限制,许多“老字号”商标字号被抢注、无形资产被侵占的情况屡有发生。
    浙江“老字号”发展遭遇资源制约。一些浙江“老字号”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制约。
    “老字号”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杭州市贸易局局长刘庆龙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谈到,品质和诚信,是“老字号”历久不衰的法宝。但是,“老字号”如果沉湎于过去的辉煌,固守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必然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只有改革进取,才能把自身的品牌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流芳百世。

“老朽”还是“寿星”?

    考察“老字号”中失落者的原因,对后来者大有裨益。
    许多正在消失的“老字号”虽然有着上述共同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生产技术与生活方式的覆盖,使其淘汰成为必然。如有了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古老的驿站必然消失;有了现代银行、保安系统,古老的钱庄、镖局势必衰亡。
    那么,今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老字号”呢?
    首先,要加强保护。积极制定并完善有关“老字号”的保护办法是大家的共识。
    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指出,浙江“老字号”是浙江人创业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具有历史价值和后人保护发展的责任,“老字号”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制定规划、落实措施,老为今用。
    浙江要建设文化大省,就要继承传统文化,“老字号”就是浙江传统文化的传承。振兴浙江“老字号”,是对浙商精神的一次深度挖掘。老一辈浙商已将多年的智慧与经验融入到他们的经营方式中,融入到浙江“老字号”中,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现代浙商。振兴浙江“老字号”,是打造“品牌浙江”的战略需要。浙江一大批知名度、美誉度极高的“老字号”,都是宝贵的品牌资源,必将是走向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惠敏建议,根据商务部有关文件精神,应当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尽快制定评选标准,开展评选“浙江老字号”活动。每年从中择优推荐参加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的认定。“浙江老字号”将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与支持,以激励其发展。
    浙江省是最早开展保护“老字号”工作的省份之一。在省经贸委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9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老字号”企业协会,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最近,在宁波举办的2006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华老字号特别展区,都受到了全国“老字号”企业的欢迎和商务部、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其次,要区别对待,分类保护。
    对于那些实在无法传承,已被历史淘汰的“老字号”,丁惠敏建议,可以将它们像文物一样送进历史博物馆,以给后人留下“历史的记忆”。
    赖建平是龙泉官窑的第七代传人,他对筹建“老字号”博物馆非常支持。“现在杭州有些‘老字号’建了企业的博物馆,但一般都是中小规模的,如胡庆余堂的中药博物馆;‘都锦生’的丝绸工艺博物馆等。希望大家联起手建设联合性的‘老字号’博物馆。”
    浙江省经贸委商业改革发展处处长陈志伟介绍说,根据商务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保护和发展“老字号”,需要有一个能够全面展示“老字号”的历史文化,研究“老字号”发展轨迹,收集、收藏并研究推广百年品牌字号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心。中华老字号博物馆除了收集、收藏展示“老字号”的历史文化传统功能外,还将成为一个宣传基地,一个独特的景点,一个全面保护历史遗存的场所。杭州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是人文荟萃之地,如果要建设中华老字号博物馆,应当说杭州有比较好的条件。
    而调研小组的意见认为,浙江“老字号”在全国占有很大的比重,应抓紧筹备建设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博物馆”,博物馆内藏品预计约10000件,涵盖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优秀“老字号”产品。
    对于博物馆的形式问题,有人认为,不要把博物馆建成高高围墙里的“神秘世界”,应当成为店面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杭州市民彭老先生认为,“杭州很多‘老字号’集中在中山中路,现在许多杭州老市民对‘老字号’特别怀念,可以让这些‘老字号’用实物形式,将自己的历史在店面的一角展览出来,从而建成一个没有围墙的‘老字号’博物馆。去这些‘老字号’吃饭、购物,就像参观一个博物馆一样。”
    如果建设博物馆,要展出那些东西呢?龙泉官窑董事长赖建平认为,生产工艺流程、老照片、工艺道具、老艺人的故事,都可以作为展出品。比如龙泉官窑从宋代开始,有800多年的历史,是皇城专供的,其工序流程繁杂,作品精美,非常具有可看性。
    浙江大学教授、民俗学家吕洪年先生认为,创建中华老字号博物馆的宗旨应当是:“树人存史包传统,自主创新谋发展。要发掘和彰显创业者和掌门人‘以商救民’、‘以商救国’的理想,‘以德经商’、‘团结经商’的理念,还要厚今薄古,让历史古为今用,从而开拓新时期的商业理论和商业文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