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不能忘记人是自由移动的
    2009-11-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超级购物经济学》

    (日)吉本佳生著

    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

    小轿车,微型车,现在买哪个最划算?麦当劳的价格也不同,去哪儿吃最低价?这年头什么都让人费尽思量,即便你腰缠百万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吉本佳生在暗访与调查世界各地企业之后,为你揭开星巴克、麦当劳、大超市、“意大利制造”等等背后的价格秘密。让你透过经济学的慧眼,从此将购物的实惠与乐趣并存!
    作为和人员移动有关的话题,公司挖墙脚的例子也耐人寻味,此例曾在2008年6月12日NHK早间新闻里做过专题报道。在“跳槽”变成理所当然的日本,企业间的人才争夺变得越发激烈,把对手公司里的整个部门“挖”过来的事例也日益增多。
    新闻中报道了,“某公司某部门包括部门经理以下的37个员工全部被另一家公司挖走的例子”。这些年,企业间并购(M&A)的攻防策略经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它和公司挖墙脚的现象又有着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用虚构的例子来了解一下。
    假设秃鹰公司伺机收购凹凸公司。凹凸公司内部共有4个部门:A部门的效益最高,效益低的B、C部门在苦苦挣扎,而D部门则是完全亏损的状态。秃鹰公司第一个收购方案的内容所示,在收购凹凸公司后,保留高效益的A部门,出售效益低的B、C部门,清理掉赤字的D部门。
    凹凸公司反对此方针,采取了防御收购的措施,结果阻止了秃鹰公司的收购。然而,如果凹凸公司的A部门,效益高的原因是归功于所属员工的能力的话,那么秃鹰公司还有第二个方案可以达到和第一个方案同样的效果。就是像刚才新闻里报道的那样,将A部门的员工一起挖过来。
    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日本公司里出奇的有效。如果工资不是按照创出效益的高低来决定的话,A部门的员工肯定会抱怨,“自己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为什么却和效益低、亏损部门的工资相差无几(或者是完全相同)呢?”
    秃鹰公司在谈判时,如果答应在跳槽后,提高所有人的工资和职位的话(比如说,答应部门经理升为副总,科长升为部门经理,并且提高30%的工资),那么挖取整个A部门员工的成功率会相当高。其中,特别是在部门经理和骨干员工答应的情况下,剩下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同意。因为谁都会想,“在公司创收的主要成员离开后,留在凹凸公司会十分危险,还不如一起被挖走合算。”
    在第二个方案中,虽然秃鹰公司要对A部门员工支付高工资,但和第一个方案相比,可以节省出售、清理其它部门的相关费用,特别是在裁掉D部门员工时支付的退职津贴。对于秃鹰公司来说,与其花费这些多余的费用,还不如给今后能为公司作出贡献的A部门员工多付一点工资。
    据说,在出版行业经常运用这种挖走整个部门的方法。因为编辑、出版书籍和杂志的工作,员工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所属部门业绩的好坏。因此不用进行繁琐的收购,直接挖取部门的做法,正好符合出版工作的特性。
    秃鹰公司用高工资挖取整个A部门的做法,还可以认为是套利交易的一种。因为和A部门员工的能力相比所得到的工资(劳动的价格)过低,所以产生了套利的机会。
    现在,企业并购的报道频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有许多公司采取了防卫措施,但就算保住了公司的性命,只挖取优秀部门的做法也是防不胜防的。

  相关稿件
· [书摘]股市投资的游戏本质 2009-11-16
· [书摘]成为白宫实习生 2009-11-02
· [书摘]以人为中心的大国 2009-10-26
· [书摘]从电池大王到车王 2009-10-12
· [书摘]“十八罗汉”创业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