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大跃进”喜忧参半
    2009-08-24    作者:李萍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编者按 “大跃进”——外媒用这个词儿形容中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听起来或许有些刺耳,不过,某种程度上,这个词用得相当准确。
  事实是,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以最骇人的声势拔地而起,另一方面,行业发展已经出现诸多隐忧。

  “大跃进”——外媒用这个词儿形容中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听起来或许有些刺耳,不过,某种程度上,这个词用得相当准确。
  事实是,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以最骇人的声势拔地而起,另一方面,行业发展已经出现诸多隐忧。
  5月份开始,业内外人士就开始盼着《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
  各种猜测声中,多位权威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风能发电规模将调高到1亿-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规模则调整至1000万-2000万千瓦。而此前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称,2020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80万千瓦。
  设备制造业方面,按照目前每千瓦风电造价6500-7000元的保守值计算,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的增量至少为8800万千瓦。
  事实上,近些年,我国风电制造业一直以滚雪球般的速度发展着。至2008年底,国内整机制造企业已超过70家,其中超过20家整机制造企业已经生产出兆瓦级样机,以1.5MW计,年产量超过100台的企业已经有8家。
  近日,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内,国内最大容量首批3兆瓦风电机组正式批量下线。湘潭电机集团,据称其生产的兆瓦级风机在荷兰、芬兰、德国、日本等国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公司首席财务官余丹柯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自主研发的2.5兆瓦直驱永磁风电机,8月份即将试运行。随后3.0兆瓦直驱永磁风电机也将陆续亮相。
  “有些风电企业的生产,已经安排到几年之后了。”在2009中国风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光伏产业的辉煌史或许更耀人耳目。2002年之后,7年之内,多晶硅现货价上涨10倍,高峰时利润率超过800%,价格接近500美元/公斤。

隐忧:缺失与过剩

  一片繁荣的背后,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产能的过剩。
  资料显示,预计至2012年,湖南省风电整机、关键部件以及相关配套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浙江省三门县,68家规模以上机电企业发力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而江苏省盐城市将着力把风电产业培植成为千亿元级重点产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一遍遍地在各种场合告诫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产能已经过剩。“强的企业肯定不怕,弱的话肯定要考虑考虑了。”周凤起之前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明显有些忧虑。
  周凤起的计算方式是,即便2020年风电产能增加到1.3亿千瓦,仅是名列前茅的4家风电制造企业,产能已经达到1200万千瓦,供过于求的情况已经出现苗头。
  问题不仅仅是产能过剩。作为山东省首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风场投资运营商,山东鲁科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小平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坦承,受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制约,风电设备一些核心部件,目前中国“还做不了”。
  光伏产业弊端更是暴露无遗。原材料与终端消费市场严重依赖出口的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之下,2008年底,多晶硅价格已跌至约200美元/公斤。今年3月底,跌破100美元/公斤。5月,下探至55美元/公斤。国内光伏行业普遍亏损。
  风电与光伏发电,微利甚至亏损早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对于目前各地、各企业纷纷兴建相关设备制造业的兴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很不以为然。
  某种意义上,相关部门和企业,一方面在“赌”国家未来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在“赌”技术进步,希望新能源成本未来大幅度下降。“很显然,这两方面都不靠谱。”林伯强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有些忧虑。
  林伯强说,在未来,如果新能源发电量比例达到10%,国家仅财政补贴便需数千亿,数额巨大,财政不可能出这部分钱。与国外不同,中国民众收入较低,电价上涨的希望很小。经验表明,新能源技术上很难有大的突破。“他们把新能源行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没有顾及到中国国情,风险很大。”

制胜:政策扶持

  政策支持下,新能源设备制造业或将最终走向春天。
  7月24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取代了在我国实施了6年的风电招标上网电价。据悉,这是发改委第一次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上网电价进行明确规定。
  余丹柯坦承,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确立后,金风科技旗下的风电场,将因国家政策而直接受益。他说,现在风电场投资主要由国家推动,标杆上网电价推行之后,“风电场投资会更踊跃一些,完全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投资商也会参与进来。风电设备需求会增加,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
  不过,鉴于风电设备厂家之间的竞争现状,风电设备利润率不会因此提高,余丹柯分析。作为山东省首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风场投资运营商,山东鲁科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小平和余丹柯的结论相同,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原因在于风电设备眼下技术比较成熟,成本降低,制造企业众多。
  日信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樊恺郁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比企业要乐观。他说,标杆上网电价,“一方面,促进市场竞争规范,另一方面,风电制造企业必然加大研发能力。”
  相对于之前的特许招标,标杆上网电价确定后,风电场的投资者有了一定的赢利空间。樊恺郁推测,投资者可能更重视风机的质量。之前招标时仅论价格的恶性竞争有望缓解,大型企业竞争优势增加,在优胜劣汰中更容易胜出。按照樊恺郁的推测,风电设备制造业的过剩状况,有望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中缓解。
  光伏产业方面,国家亦是利好消息不断。
  “国家政策很及时,如果不及时,我们企业都要关门了。”8月18日,陕西白水新力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乔明华边看着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边在电话里告知记者,多晶硅出口量正在上升,企业每吨可得数万元的出口退税,对企业帮助很大。
  继“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后,据称发改委价格司正在牵头开展光伏上网电价的调研,标杆电价将高于1.09元/度。
  20日,乔明华所在的公司,在上海成立的一家工厂即将投产,“方便外国客户考察生产线。”乔明华很高兴。他说,之前因为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已经消减了部分产量,前些天,国内一家企业突然大量采购多晶硅,为保证交货,公司所有领导现已全部进入生产一线督工。
  国内采购量上升显然源于国家政策,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部分企业告诉他,国家光伏标杆电价比较合适,对他们最有利,“这样,产业才能快速发展,如果定价过高,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如果太低,整个企业发展不了。而需求发展得比较好的话,制造业自然跟进,产品自然更多地卖到国内。”
  对国家政策满怀信心的不在少数。淮阳县碧海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井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感觉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多晶硅市场肯定会发展得更快。“我们公司有一条多晶硅生产线,马上要投产。”
  但在林伯强看来,现有的政策,长期看“破解光伏产业困局,还是不够”。他说,目前财政补贴奖励国内终端消费,在规模较小的时候,财政有能力负担补贴。未来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的话,巨额财政补贴显然行不通,可能还得有其他的办法,例如碳交易。
  乔明华认为,如果光伏发电得以大规模开展,“多晶硅成本势必降下来,因为多晶硅主要是技术,其实成本并不高。”他的意思是,光伏发电成本将随着发电规模的提高而大幅度降低。
  8月9日,首届亚洲能源论坛在广州开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论坛上透露,《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尚在审核修订中,最快可能在今年底前可以出台。
  林伯强强调,对于将要出台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如果仅仅罗列目标还不够。“关键是财政如何配合新能源发电比例,电价如何配合。总而言之,得有人买单。”

  相关稿件
· 我国低碳经济刚“起飞”若要“腾飞”须时日 2009-09-07
· 中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9-08-28
·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2009-08-28
· 汪光焘:发展低碳经济为新的增长点 2009-08-26
· 高碳能源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