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寻找低碳技术,还是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模式,企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然而,面对低碳经济,尽管有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政府也在积极倡导,但在没有政策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高碳”依赖难改变
全球性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前台。科学家们已经认定,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高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因此,必须发展低碳能源以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进而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这一点,我国从政府、社会组织到企业都明白。然而,现实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一时难以改变。 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以煤炭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结构,但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然为煤炭,电力结构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高达77%。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消耗能源2880.6万吨标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消耗能源14619.8万吨标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消耗能源24208.57万吨标煤,橡胶制品业消耗能源778.49万吨标煤。这些产业合计消耗能源就达42487.46万吨标煤,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耗能总量的20%。 “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且还在快速向前发展。中国的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状况,能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而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是中国经济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现状,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徐俊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一方面是推进低碳经济的紧迫形势;一方面是“高碳”依赖的无奈现状。中国低碳产业处境“尴尬”。
相关政策缺失
“我们去地方考察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当地的官员和企业对低碳经济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只是把节能减排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而对于CDM项目,也只是简单地认为是筹集资金的有利途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的一位项目官员如是说。 这是普遍状态。目前我国对于企业污染,比如污水排放等,都有政策限制和相关监督,但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至今没有衡量的指标、体系和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很少能真正做到低碳发展。 “政府应该在政策、立法、规划三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给予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说。 “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我国应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总体方案相一致的新能源政策,还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表示。 徐俊也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等,初期投入是必需的,但成效不会立竿见影,全社会的理解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十分必要。
技术依旧是难题
对于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现有能源消耗方式,相关方面也在积极行动。 目前,我国“973计划”、“863计划”当中有大量关于低碳经济的技术研发项目课题,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也属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持。科技部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对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低碳前沿技术也已经进行了部署,并加大了投入力度。 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也在关注中国的低碳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的风险投资在环保行业的投资比例正不断增加。 此外,中国目前有200多个CDM项目成功在E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CDM执行委员会)注册,这些成功注册的项目将可以得到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但是,由于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几乎涵盖了GDP的支柱产业,而这些支柱产业又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发展阶段和技术模式,要想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并不容易。 此外,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上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来引进。 “这些技术研究成本很高,没有政策支持,企业难以靠自己的财力实现技术转型。现在,企业只能尽量在技术、生产流程中减少碳的使用和排放。”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东坦言。 “谁掌握了技术,谁就具有优势。而如何获得技术,主要看资金和产权。”在庄贵阳看来,中国低碳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