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安全是最大的诉求
评说2008中国食品安全关键词
    2009-01-05    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丽娜    来源:新华网

  2008年,中国百姓餐桌“动荡不安”,食品安全问题警钟长鸣。问题奶粉、问题鸡蛋、矿泉水水源等事件接连发生,让人们吃得忐忑不安。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众多消费者最大的诉求。

关键词:三聚氰胺

  事件回顾:2008年9月,三聚氰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三聚氰胺是非法加入原奶以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化工原料。据卫生部通报,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有29万之多。消费者信心受到极大挫伤。
  点评:这场乳业危机后,三鹿集团破产,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经受寒冬考验。目前,三聚氰胺有了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0.2毫克。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全面整顿乳品行业,让中国百姓放心喝奶。

关键词:矿泉水水源

  事件回顾:随着一篇名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帖子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康师傅矿物质水陷入了信任危机。而之后康师傅与农夫山泉展开口水战,舌斗的结果更是把火引到了行业标准的争论上来。
  点评:内蒙古新闻网李东海说,尽管有些行业部门对一些标准有过讨论,却没有人能告诉广大消费者哪种水是健康的。相比之下,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则明令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任何其他成分。他说:“在没有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之前,禁止添加也不失为一种对消费者负责的举措,我们也期待这场水源大战能真正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滥用添加剂

  事件回顾:使用了20多年的“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突然成了众矢之的。2008年12月9日,卫生部收到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卫生部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再最后做出是否禁用的决定。
  点评:添加剂是食品行业不可或缺的,但是一些商家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另一种则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当前,国家已经公布了首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打击整治行动正在各地深入开展。

关键词:“洋食品”

  事件回顾:2008年12月8日,上海、四川等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入境口岸例行检查中,从多种欧洲输华食品中相继检出质量安全问题:意大利白兰地酒甲醇超标、荷兰大豆蛋白粉检出转基因成分、比利时巧克力制品柠檬黄、亮蓝、喹啉黄超标……
  点评:“洋食品”一定安全吗?内蒙古消费者协会茹峰说,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洋食品”盲目信任,仅凭一个“洋”字就将其定性为“安全”、“高档”、“放心”的食品。其实,很多“洋食品”同样存在问题,每年投诉的案例也不少。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看,已比前几年有很大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消费者不能只迷信于“洋”字。只有不断加强质检,才能让问题食品无处遁形。

  相关稿件
· 北京市将推进食品安全应急执法规范化建设 2009-01-05
· 成都将启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2008-12-19
· 控制食品安全应该常态化 2008-12-18
· 毛群安:正常用食品添加剂从没造成过食品安全事故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