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集团公司等国有控股企业的“老大哥”依然坚守在行业的最前方;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的生力军;有着50年历史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过4年跨越式发展,2008年年初成功地进行了改制…….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有感动——512大地震中四川企业的坚强,兄弟企业义无反顾的赶赴灾区;有收获——世界级产品的诞生印证着我国自主技术正一步步走入国际先进行列;有希望——即使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依然坚定地相信明天的美好。
关键词之一:百亿“老大哥”
作为重型机械行业国有控股企业代表之一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截至2008年10月31日,已完成产值10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20亿元,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一重是继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和北方重工集团重机行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的第三家企业。
近年来,一重、二重等大型重型机械企业一跃登上国际大舞台,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国际用户的认可,与世界装备巨头德国西马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同台竞技,自主重大装备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关键词之二:自主创新
2008年1月,国内首台矿用55立方米挖掘机在太重集团下线,这是我国2000万吨级以上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中的关键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世界上所有露天矿山的采掘条件。
2008年2月,一重与韩国浦项制铁签署了5.5米轧机制造出口项目合同。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口的世界最大的轧机,也是中国首次向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提供关键生产设备。
2008年4月,三峡水轮机大轴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三金工车间加工完毕,这是该公司为三峡水轮机加工的主轴,也是迄今为止二重加工的最大的水轮机主轴。
2008年11月,由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制造的世界上起重量最大的2万吨桥式起重机,在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次将重14000吨(长102.5米×宽65米)的中国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半潜式钻井平台甲板模块成功吊起,并与下船体合拢,为世界造船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之三:聚焦风电、核电
2008年来,各厂家纷纷涉足核电、风电等项目的研制与建造。
2008年9月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红沿河核电站3号4号机组生产的锻件管板,顺利通过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和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的审核验收。这是二重第一批正式的核电产品,同时也拉开了二重制造核电产品的大幕。据了解,核电管板是第二代改进型核电蒸发器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属核电锻件中制造难度最大的品种。此前,世界上仅有日本日钢和法国法玛通等极少数公司能制造这类大型锻件。
2008年10月11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核电站190/20+190t环行起重机研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2008年11月28日,由川润股份自主研制的风电润滑冷却系统通过鉴定验收,并获得“国家新产品奖”。
2008年12月中旬,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一举中标共计1000余套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至此,该集团中标和签约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已达到5000余套。该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批量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让华锐风电这一知名品牌在国际叫响。
关键词之四:大型铸锻件设备
继一重集团建成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二重集团研制成功1.6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后,上海重型机械厂有限公司200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自主研制成功的16500吨自由锻油压机。
2008年10月,随着250吨天车吊起首件116.4吨的基础梁,并放入“新重机”10多米深的基坑中,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18500吨油压机及750吨.米锻造操作机安装大幕也宣告拉开。
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将加快我国核电、火电、水电、大型船舶、大型石化、大型冶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战略性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又上新台阶。
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业已经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但因其隶属体系和管理机制的原因,装备能力和技术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产品还无法满足国内对大型铸锻件的需求,而这种短缺是暂时的,企业在规划建设时需要考虑未来市场的需求量。
关键词之五:改制
2007年年初,中信重工集团等四名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中信重机股份制改造完成了重要一步。
中信重工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时期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93年整体资产划拨中信集团,更名为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去年1月改制成立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见证着企业的变化:2003年,年产量不到6万吨,销售收入11亿元,亏损6000多万元;而前年,产量跃上18万吨,2008年1~11月新增订货112.54亿元。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11月,当月新增订货4.95亿元。累计在手订单203.64亿元,同比增长61.99%。1~11月经营利润累计完成4.82亿元,刷新历史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艰苦—阵痛—奋斗—重生—转型的中信重工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步入了辉煌。
关键词之六:民企上市
近年来,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型机械行业中继太原重工在国内上市的第二家企业。也正是有了川润股份这样快速发展并壮大的民营企业,重型机械行业有了一批新生力量。董事长罗丽华说:“上市是为了成为百年企业。”
1987年,钟利钢、罗丽华夫妇承包经营自贡市一家金属加工厂,1992年成立自贡川达机械厂,1997年~2002年期间是他们事业的快速成长期。
由于近年来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异常火热,川润股份顺应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进入新的领域——余热锅炉制造领域,于2002年3月成功重组了东方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也是公司进入大型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转折。此后,川润股份还收购了原自贡市轻工机械厂破产资产。2007年2月5日,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由四川川润(集团)有限公司变更成立。
关键词之七:破产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熬过这个冬天,陕西重型机械厂、陕西省延河水泥机械厂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宣告破产,整体资产将于2009年1月28日9时公开拍卖。
据了解,陕西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18年,曾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厂。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十年前企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今年这家老厂终于走到了尽头。”
而另一家破产企业——陕西省延河水泥机械厂是国家建材系统定点的专业厂家,也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水平最好的水泥机械及配件设备制造企业。
关键词之八:同舟共济
512地震是我们心中难以挥去的痛,在这次灾难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坚强、团结的重型机械行业。身处灾区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在地震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使该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死亡3人,重伤8人,轻伤20多人。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08年5月底董事长杨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困难难不倒我们,要力争到年底公司生产能力达到和超过地震前的水平,为2009年产值超过30亿元目标打下基础。
对中国二重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二重经过了50年风风雨雨,经历了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在企业自身受灾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向东方汽轮机厂提供援助和援救,地震后一个月之内,向灾区捐款达190万元。
关键词之九:经济寒冬
虽然重型机械行业去年10月依然保持着35.31%的增长速度,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让企业乐观,近期钢铁设备与煤炭设备等行业放慢了增长步伐,客户减缓与撤销订单使部分企业出现了存货增加、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
目前退货与缓交货问题比较严重,目前这部分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0%。大型企业缓交货达20%,有的中小型重机制造企业,缓交货高达40%。这造成企业库存大幅增加,有的企业有上亿元产品订单被撤销。
有专家认为,由于在建项目还在运行,困难时期刚刚开始,从新订单情况来看,2009年的经济形势将出现下滑。
关键词之十:重机协会新一届理事会
2008年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推举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生富为理事长、徐善继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18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上海宝钢股份有限公司43个单位为常务理事单位,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80个单位为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赵兵为个人理事,肖立群为秘书长,张维新、张艳军为副秘书长。该协会第四届理事会汪建业为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本文感谢中国重型工业机械协会名誉理事长汪建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