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
站在2008岁末这个重要的节点,回望过去,深感已经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前瞻未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新的发展,任务艰巨。
11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明年经济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的措施。各地也在积极行动,谋划明年的经济发展。
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扎实做好工作,迎接各种挑战,奋力渡过难关,就一定能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不同寻常——空前的困难,来之不易的成绩
2008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一年里遭遇了太多的困难:从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到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挑战如此巨大、又如此密集。
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一年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从“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保增长、控物价”再进一步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特别是11月份以后,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4万亿元投资安排,从解决企业困难到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到调整部分产品关税,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燃油税费改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不同寻常之处更在于,这一年里尽管遭遇了如此多的困难,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9.9%,高于改革开放30年平均水平。物价在过去的六个月内逐步回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降低到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放在困难的背景下来审视这些数字,显得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在年终岁尾时,如何在明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关注的话题。
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这场金融风暴,如今甚至已影响到中国农村鹅毛价格。“原先一根鹅毛翎价格0.34元,现在是0.27元。先前一只鹅身上的全部鹅毛价格能卖到13元,现在还不到7元。”安徽省无为县养鹅大户邓立翠养鹅十多年来遭遇最大的困难。而安徽万利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因市场萎缩,库存上亿元原料和产品,水洗绒生产线停工,3500万元货款没有收回。
从经济本身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来没有遭遇如此艰难的外部困境。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更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见底,影响越来越大。
事实上,从第二产业到第一、第三产业,从企业到普通百姓,从股市到房地产市场,从东部到中西部,无不感受着金融危机逼人的寒意。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说,综合考虑全球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回落期的实际情况,要尽最大可能避免经济增长率回落幅度过大,要尽最大可能缩短回落期,要尽最大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从中央到地方展开了一场与金融危机影响赛跑、与时间赛跑的大行动。站在年末的节点,展望即将到来的2009年,难关并未过去,我们需要作出更为详尽扎实的安排。这也是与往年相比的不同寻常之处。
严峻考验——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压力,更是考验。
环顾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向全面经济危机演变的趋势。明年我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可能会更加严峻。”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说。
美国总统布什12月5日承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9月份制造业指数跌至7年来单月最低点;作为制造业重头的汽车工业深陷困境,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巨头近期同时向政府申请紧急救助,这些均表明美国制造业萎缩在加快。欧元区已经正式宣告区内经济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也普遍减速。
一些专家指出,明年世界经济明显放缓几乎不可避免。11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再次下调0.8个百分点,并且预计发达国家经济可能整体下降0.3%,这将是二战以来发达经济体首次出现下降。
经济下滑,加剧出口贸易的竞争,全球范围的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中国明年将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的压力。今年11月11日起生效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对出口至美国的儿童用品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欧盟也将于今年底出台新的玩具安全指令。美、欧筑起的新的贸易门槛,将使我国玩具等轻工企业的外贸出口雪上加霜。
“外部压力再大也只是短期的,怎样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长期且更为迫切的任务。”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当前,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加,中国经济赖以保持高速增长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是中国最大的挑战。
更趋复杂的外部条件,形成了诸多的压力。坐等没有出路,只有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才能有效应对、更上层楼。这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根本出路——在破解矛盾中增强发展的后劲
发展,必须有较快的速度。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当我们审视经济下滑风险、企业经营困难时,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方是应对的根本出路。
谈到企业和行业的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一些产业部门缺乏自主技术、自主品牌,主要是委托加工,国际市场一萎缩,受到的冲击最直接。”
在背靠强大财团的全球最大玩具代工企业、位于广东东莞的合俊集团两家玩具工厂已经关门歇业的同时,位于苏州的另一家玩具企业若态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接到金额达8000多万元的国外订单。因为这里集中了一批有很强设计研发能力的年轻人。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在危机中生存、发展的关键。
需求的扩张,容易掩盖结构的矛盾。降温之时,凸显调整的迫切。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扩大规模与提升竞争力的关系,需要我们在经济实践中重新梳理。“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警示我们,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临巨大转型升级压力。”张其佐说。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在市场的压力下,一批企业加紧自主创新,着力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不少地方抓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最大努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受外部危机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决不能为短期利益放弃长远目标。因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才会拥有新的竞争优势,才会找到根本出路。”张晓晶说。
坚定信心——在挑战中勇敢前行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这是坚实的行动,更传递出坚定的信心。
“有如过去几次一样,战胜了这次挑战后,中国经济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回顾30年改革开放时说。
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度下滑到7.6%。当时中央果断采取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发行国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速在2000年就重上8%平台,2002年站上9%平台,并从2003年开始进入持续5年的加速增长期。应对危机,使我们完善了基础设施,壮大了综合国力,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从2000年的第六提高到2007年的第四。
坚定信心,绝非一句空话,而是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效的应对为根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和消费需求比重低3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是不足,但也是强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是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城镇化、工业化 “双加速”,中国经济增长不缺乏动力。
“危机蕴涵机遇。”许宪春说。压力之下,是结构调整的重大契机。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拉动、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成本优势的发展惯性,借此时机进行调整。
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国家专门安排了支持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项目。根据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情况,支持自主创新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600亿元。如果能够妥善用好这笔投资,并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效应,将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这一酝酿了多年的方案,5日与公众见面。在困难时刻决然推出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显示了国家力促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发展的坚定决心。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任务已经明确,相关政策正在不断出台。积极应对,攻克各种困难和矛盾,我们不但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要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冬天之后,迎来的必定是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