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峰会:和谐背后的激烈较量
    2008-11-18    本报记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际金融峰会在一片和谐中闭幕了。对于峰会成果,美国总统布什称取得了“成功”,法国总统萨科齐则说欧洲显示了“团结”。但在这场拉开国际金融新秩序序幕的峰会上,表面的妥协并不能掩盖背后的激烈交锋。
  交锋的焦点,就集中在如何改革,尤其是具体到如何加强金融监管问题上。交锋的主角是分属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阵营,一派是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联盟”,一派是以美国、英国领衔的“盎格鲁-萨克逊联盟”。
  此次金融危机,美国是始作俑者,遭受池鱼之殃的欧盟自然难以掩盖对美国经济模式的批评。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此前就指出,当前危机应归咎于美国放任的资本主义模式,“这是不能接受和不应该的(模式),这种资本主义是对我们所崇信的资本主义的背叛。”
  按照法国的主张,所有金融领域,包括跨国资本流动,都应纳入监管之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危机再度重演。而德国则强调,必须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防止金融市场再次失控。
  考虑到危机确实由美国引起,因此,对于外界的批评,自感心虚的美国也一直低调以对,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对外界,尤其是法德的“积极”就没有意见。一些美国媒体就认为,欧盟一些领导人将危机责任都推到美国身上,以此转嫁自身在管理问题上的无能。
  布什的回应,则是大谈“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14日在白宫为与会领导人举行的晚宴上,布什再次强调,在面临当前挑战的情况下,各国应该抵制“保护主义、集团主义和失败主义的倾向”。对于布什的立场,一直紧跟美国的英国自然也是心有戚戚。
  两派的交锋,可以说,贯穿峰会全过程。在15日前往峰会会场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忍不住对布什的“监管过度论”感到很不以为然。默克尔说,当前的情况是对市场过度放纵,因此必须加强监管防止危机重演,而德国的社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世界的基本机制。据一些官员透露,由于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具体起草峰会最后宣言的各国财政官员一直忙碌到14日深夜。
  在当前市场风声鹤唳、信心严重缺乏之际,领导人间的争端如果表面化,势必对市场产生猛烈冲击。因此,尽管存在分歧,双方在最后宣言中还是选择了妥协。
  保全面子的结果是双方皆大欢喜。对于峰会的成功,布什表示,他出乎意料,因为他三周前仓促提出举行峰会时,“我不认为我们能预见到这次会议会如此具有建设性和取得如此成功”。最让布什称道的,则是峰会领导人重申对自由市场的坚持,布什也由此再度强调他本人是一个坚定的“自由市场信徒”。
  但对法德来说,美国的妥协更是难得的胜利。一位法国官员就认为,美国在一些监管问题上的让步标志着美国的放任资本主义模式的“破裂”。萨科齐在峰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也难掩兴奋。他说,最后的宣言实际是美国采纳了许多欧洲建议的结果,取得这一成果非常不易,因为有些事情“历届美国政府都不愿去做”,有些理念“从未被盎格鲁-萨克逊世界所接受”。
  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国际金融峰会则拉开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序幕。围绕着即将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各方势必展开激烈的争夺,未来的几年,既是新国际金融体系形成的过程,也势必是各大国间合纵连横、激烈较量的过程。  (本报记者刘洪11月17日发自华盛顿)
  相关稿件
· 杨洁篪谈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 2008-11-17
· 金融峰会中国提四建议 共同遏制能源粮食投机 2008-11-17
· 英美传媒评G20金融峰会:世界变了 2008-11-17
· 金融峰会或成建立国际新秩序历史性一步 2008-11-17
· 德国《每日镜报》: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七问 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