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我们都不应忘记关切这部分群体
据报道,近来广州火车站迎来大批客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珠三角打工的农民工。因为不少厂子开工不足,甚至停工,他们不得不提前返乡或另谋出路。
长三角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订单减少,后续资金缺乏,那些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经历一场“寒冬”。“民工荒”、“保姆荒”的声音犹在耳际,现在又有许多农民工失去手中的工作机会。
步履匆匆的农民工没有怨言,因为当初离开家门时,也只是想出一份力,赚一份钱。然而,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尽管农民工失业还没有纳入社会失业统计口径,但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体,是撑起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的顶梁柱。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考虑农民工问题。
政府要伸出援手。当务之急,是保障农民工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出口增长放缓,工厂经营困难,政府部门应及时跟踪企业动态,建立健全防止欠薪的长效机制。同时,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积极行动,根据市场需求,组织“下岗”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以便转岗“再就业”。其实,面对沿海地区开始的产业调整和技术革命,一些农民工已不适应岗位的新要求,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使矛盾更加突出和集中。
困境面前,企业和员工应努力坚守,共同应对。许多农民工在一个行业或一家企业工作多年,技术熟练,岗位忠诚度高,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当前,企业压一点利润,员工降一点工资预期,如果能换来队伍稳定、企业稳定,将会是一个多赢结局。
农村仍是温暖的家。随着国家支农政策不断完善,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观,农民教育、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近几年,不少“打工族”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搞农产品加工,发展服务业,架起了一座座沟通城乡的桥梁。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
面对危机的冲击,我们也更清楚地看到,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还不足够发达、综合实力还不足够强大、社会保障网络还不足够健全的情况下,农民工仍将是流动在城乡之间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耕地仍然是亿万农民的保障线,是解决就业的蓄水池。有了耕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生活不无奈。因此,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流转,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充分保障农民利益。
国务院日前出台扩大内需10项新政,将投入巨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这些都将是农民工的主战场。并且,10项措施中,加大了对“三农”投入力度,提高对农业的补贴标准,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这会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工就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