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大包干故乡的“三块试验田”
    2008-10-16    作者:马顺龙 吴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十年前,安徽凤阳因为小岗村十八位村民搞起了“大包干”而闻名海内外;三十年后,此间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经济、乡村治理模式等“三块试验田”,让该县再次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聚焦点。

农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九月三十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视察,明确肯定该村近年来“悄悄”自愿搞起来的土地流转。
    此间首次大规模土地流转“试验田”始于二00一年,小岗村七户农民自愿将自己承包的八十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五百元的价格出租给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建立葡萄示范园。如今,葡萄已成为小岗村的特色主导产业。
    在当时,与小岗相隔四十公里的刘府镇赵庄村也正在运作一场新变革:民营企业家赵世来和村民们签订合同,租用农户土地综合利用,划片种植速生杨、粮食,搞水产和家畜禽养殖。
    同样“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和大学生苗娟等,现在也成土地集中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小岗村农户通过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已有六百余亩,每亩土地收益上升五倍、十倍,甚至更多。
    据统计,到去年底,凤阳土地流转总面积十一点五万亩。与此同时,该县正在总结再度破茧的小岗村土地流转的经验,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借鉴、参考样本。

农村合作经济方兴未艾

    除了对土地流转的热情以外,凤阳的农民也开始对农村金融作出积极尝试。据初步统计,包括小岗葡萄合作社、小岗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内凤阳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想到银行贷款,那比什么都难。没人担保?没有抵押?”凤阳县长范迪军说,“小额贷款最多也就是一万元,想获得更多的贷款可能性几乎没有。”
    为了缓解资金上的困难,凤阳县临淮镇的十二户村民成为该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二00六年,每户拿出两千元钱,正式向合作社内外村民开展互助业务。经过两年的运营,该社目前又吸纳六户农户成为社员,入社资金达六万元,互助资金成为此间农民的‘草根银行’。”

“试水”乡村治理新模式

    小岗村民关正银一直以来在耕作上有个难题。他四十三亩地被分成二十块,最小的一块仅零点一二亩,毫无规则、零落四散。
    关正银说,“当初分田到户时,土地分割过于细碎影响到农业生产,插秧抛种时,秧苗一不小心就会抛到别人家的地块上。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机手不愿收割太小转不过弯的地块。”
    凤阳赵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世来深有同感:“小田块还产生了大量田埂,毫无规划的小水塘、沟、渠乃至住宅,既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还浪费土地资源。”
    鉴于此,二00六年,赵世来和本县民营企业家参与“新农村领建”工程,通过对赵庄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设计规划,做到田成块、路成网、渠配套、水灌通、林成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
    同样小岗村于二00五年争取到国家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每亩投入一千元开始进行土地大块集中整理。党支部书记沈浩说:小岗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完成所有土地的整理。
    “如今,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的关注,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谋略,必将推动中国农村的新一轮发展,在中国大包干的故乡有信心再创辉煌。”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充满信心地说。

  相关稿件
· 土地流转应约束基层政府的权力惯性 2008-10-17
· 江苏省将大幅度提高“土地闲置费” 2008-10-17
· 山东胶州土地合作社把农民变股东 2008-10-17
· 山东省平原县成立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 2008-10-16
· 重庆首家“农民土地合作社” 集中万亩土地统一招商 200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