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型收费方式惹争议
    2008-10-13    作者:王欣    来源:深圳特区报

  由美股跳水引发的新一轮调整,使A股市场上的偏股型基金继续保持“深潜”状态。截止上周,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全部为负,而且绝大部分都在亏损20%—60%之间。望着账上天天缩水的基金净值,基民心态开始不平衡:1—1.5%的管理费,这个在牛市中完全不成为问题的数字,使基民的亏损更加显得代价高昂。
  这进一步引发了市场上的新争议:投资巨亏之后基金公司仍然保持固定收费模式是否合理?

“旱涝保收”型收费惹争议

  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基金亏损高达1.08万亿元,但59家基金公司合计计提基金管理费达188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23%。由于基金规模刚刚经历了大牛市的高速膨胀,这一亏一赚两项数字均创下新纪录,被人们放在一起显得格外扎眼。
  更让投资者不平的是,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基金管理费用最高的三只基金:中邮核心成长、广发聚丰、诺安股票,收费分别为2.67亿元、2.43亿元、2.35亿元;但是这三只基金上半年的亏损额分别达到了199.69亿元、167.4亿元、152亿元。
  “用的都是投资者的钱,亏损都算在基民的头上,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稳赚管理费,这太不合理了!”一位从2004年的熊市开始投资基金、经历了基金净值“过山车”的基民黄小姐向记者抱怨。
  还有一位基民向记者咨询:“为什么那些基金公司不能推广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价值线模式?”
  据了解,在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基金契约中,除了常规的业绩比较基准之外,公司还自愿设置了一条“价值线”,一旦基金净值跌破该价值线,公司承诺停收管理费,直到基金净值恢复到价值线以上。今年6月13日,该基金净值跌破价值线,果然停收了管理费。4个月以来,大盘持续呈现单边下跌之势,使得博时基金一直对该基金的基民保持“义务打工”状态。
  除了博时价值增长基金之外,公募基金中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国泰金龙债券基金也有类似设置,在2004年、2005年市场低迷期间,国泰金龙债券、博时价值增长也曾有过停收管理费的经历。

公募基金靠管理费“养家”

  那么,现有的基金收费模式有改变的可能吗?
  对于市场上占比最大的公募基金,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申购和赎回时一次交纳的申购费用和赎回费用;另一块是从基金资产中支付的基金运作费用,一般是按日计提,按月收费,主要包括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交易佣金三个方面。
  对于第一部分的申购、赎回费用,一位基金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在当前基金销售仍然主要依赖渠道的情况下,基金所收取的申购费大部分向渠道倾斜。至于基金公司会向发行渠道倾斜多少?一位券商的市场推广人员向记者游说:只要愿意出手买新基金,立即给3%的折扣。他的理由是:“很多新基金建仓缓慢,封闭期过后也未必很快建仓,只要基金一打开就赎回,一般不会亏多少,这样3%的收益应该很有吸引力。”据了解,目前基金业的申购费率大约在1.5%左右,资金量越大费用优惠越多,今年以来,由于基金发行市场的惨淡,新基金发行时的认购费一般为1.0%—1.2%。一位业内人士认为,3%已经超出了基金公司的认购费率,显然,基金在这一部分是贴钱的。
  因此,对基金公司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是第二部分,即管理费。股票及偏股型基金的费率多在1%-1.5%,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型基金的费率在0.33%到1%之间,QDII基金由于涉及到海外投资的运营、研究、人员等费用,费率会更高一点,约在1.85%左右。

收费模式发展趋向争议大

  实际上,对于当前的基金收费模式,市场争议最大的,是旱涝保收的固定收费模式让基金公司不顾投资者利益,不看市场形势,一味扩大基金规模。有市场人士提出,公募基金应该推广博时基金设置“价值线”的模式,或者向私募基金的收费模式靠拢,让管理费与业绩挂钩,采取更为灵活的收费模式。或者,至少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多一种收费模式的选择。
  对于这种观点,一位基金业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博时价值增长通过牺牲熊市中管理费收益换取了投资者的信任,这样做的前提,一是博时基金公司整体规模较大,少收了一只,还不影响公司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价值增长也是博时基金的“老字号”老品牌,公司可以“保”。但对于其他基金公司来说,这样做并不现实,损失太大,这也是为什么至今都没有什么基金公司复制价值线模式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金行业的专业研究人员一般并不赞成改变基金公司现有的收费模式。银河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认为,结合全球公募基金行业的经验情况看,公募基金应维持“固定管理费率制”这一行业基础制度安排。他提出,熊市中,人们提出要基金管理公司降低管理费率或者和基金投资人共担风险;但当牛市来临,几乎没人提出要提高基金管理费率,让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人共享收益。国金证券基金研究员张剑辉也认为,私募基金以浮动业绩来收取管理费的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公募基金。
  有业内人士提出,固定管理费率是当前全球公募基金行业的惯例,相比之下,对冲基金的收费方式大多与业绩挂钩,这意味着在牛市中,基民要与对冲基金管理者分享投资收益,因此这种制度安排也是一把“双刃剑”,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也有观点认为,随着基民的逐渐成熟,那种股票涨了、什么基金都抢,股票跌了,什么基金都卖的情况会越来越少,除了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外,基金的费率成本也将成为基民选择基金的又一项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差异化的管理费率、收费模式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中。
  目前,为了降低基金参与的成本,吸引投资者在熊牛“买基”,一些基金公司也纷纷打出“变相降价牌”,如降低网络销售的基金申购费用,投资者直接网上申购可以有费率6折基金4折的优惠。但是,也有基民认为,这种降低门槛“哄”进门的做法,在当前的低迷市道中吸引力有限。

  相关稿件
· 浦银安盛旗下首只债券型基金将于24日发行 2008-11-20
· 私募基金“正在经历疯狂过后的死亡” 2008-11-20
· 建信核心精选拟任基金经理田擎:投资更具防御性的股票 2008-11-17
· 晨星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2008-11-17] 2008-11-17
· 有关专家提醒:弱市投基应巧用基金转换业务 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