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之下基金管理费能否停收?
    2008-08-0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市道转熊,烦事增多。这不,公募基金这种公众理财产品是否应该在弱市中仍然保持原有的费用,一时成了市场上一个争论的焦点。

巨亏之下管理费能否减免?

  今年的市场行情成为该争论的导火索。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巨大亏损让去年“荷包鼓鼓”的基民品尝到了损失的痛苦。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亏损额度为35.40%,17只指数型基金的亏损额度更是达到44.58%,整个上半年基金共计亏损达1.08万亿元,但一季度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却仍超过50亿元。
  基金在弱市当中是否应该停止收取管理费?或是根据业绩按照浮动的费率来收取?
  今年6月份,博时旗下的价值增长基金由于跑输自己的业绩比较基准开始停收管理费,但这仅仅是熊市中的个案,并没有大范围推广。
  “我们基民亏损这么严重,基金公司却旱涝保收,这怎么公平呢?”此类抱怨成为诸多基民的心声,也正是这种心声将管理费争论推上风口浪尖。

固定与浮动谁更有优势?

  记者了解到,费率之争其中一个主题是,基金是否应该根据业绩采取浮动的费率?
  所谓浮动费率是指,牛市收益高收取较高的费率,而当熊市来临时,则适当降低费率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一些认同浮动费率的人士认为,这有助于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此种方法不可行。”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对记者说道,公募基金固定管理费是维持其基本运营和基本激励的费用,全球基本如此,主要的发达国家均采取固定费率制度。
  胡立峰表示,基金行业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基本特征决定了在公募基金管理上不能让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人共担收益与风险。一旦实行浮动费率制度,将严重破坏和冲击“受托管理”的基本特征,并且会衍生出更大的问题。
  国泰君安基金分析师吴天宇也认为,基民对公募基金不应有费率疑问,目前的固定费率保持了基金正常运作的好秩序。既然基金净值上涨的时候没有要求提高费率,那么净值下降也不应该成为要求降低费率的理由。
  据了解,目前全球的公募基金行业普遍不要基金管理公司承担风险,他们一般拒绝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人共担风险的制度安排,并且也拒绝浮动管理费率制度,基本上都有合理的固定费率给基金管理公司。
  我国从1998年到2008年,公募基金维持了10年固定管理费率制度,经历了几轮的熊市和牛市。
  “这种制度有点像我国坚持了30年的高考制度,曾经一度也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认为一次考试决定学生命运太不公平,但最终这个制度还是坚持了30年而且还将继续,因为高考制度是更大层次更高格局上的社会公平正义,公募基金固定费率也同样是。”胡立峰说。

浮动费率制 问题将更大?

  “熊市来临,就有人提出要基金管理公司降低管理费率或者和基金投资人共担风险;每一次牛市时,几乎没人提出要提高基金管理费率,让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人共享收益。”某合资基金公司副总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分析,公募基金固定管理费率固然有其缺陷,但如果不实行固定费率制,问题可能更大。公募基金固定费率制是一种次优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度。当前要解决公募基金费率之争还有很多其他方法。
  “提高基金行业效率,优胜劣汰。”胡立峰说,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规模评价,如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勤勉尽职、业绩优异,一般来说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申购该公司旗下基金,从而扩大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规模,反之亦然。
  “充分竞争的市场将会给基金费率之争一个好的答复。”吴天宇说道。
  吴天宇认为,从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来看,很多国外的共同基金竞争激烈,基金公司所做业绩也呈现出差异化,费率也随着激烈的竞争正在稳步下调,这种下调不是单个基金公司的下调,而是整个行业的整体下调,这既有利于行业的竞争,基民也从中获利,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局面。
  “这将是中国公募基金可以预期的。”吴天宇说。

  相关稿件
· 基金市值不断“缩水” 基金经理照拿百万 2008-11-21
· 基金市值不断“缩水” 基金经理照拿百万 2008-11-21
· 基金经理收入:从未在业绩报告中进行披露 2008-11-21
· 债券基金“分红潮”继续升温 2008-11-20
· 私募基金“正在经历疯狂过后的死亡” 200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