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群众的顾虑是重要信号
    2008-07-07    新华社记者:储叶来 梁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大量回流,汶川县6000多名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几乎全部返回。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想外出打工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情况下他们对外出打工存在一些顾虑,需要有关各方注意。
  “上有老,下有小”,老小未安顿,家园没理清,是部分灾区群众暂时不愿外出打工的首要原因。其中大部分人对政府的安置工作有顾虑,担心自己不在,家里没人做主,政策会落空,所以,想等安置补偿政策落实后再外出。
  群众的顾虑是重要信号。它说明当前的恢复重建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做得更深入、细致。它提醒我们,除了要扎扎实实地按政策办事外,还要深入到受灾群众中去,向他们讲解政策、措施,通报工作进展,公开有关信息,让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5月1日起实施,公开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政务信息,由此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法定义务。灾区群众刚刚遭受了巨大伤痛折磨,心理还比较脆弱,不仅需要各级党政干部关心,更需要干部及时、深入、细致地和他们沟通情况,让他们心中有数,以便主动配合政府工作,做到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据了解,汶川县已经有300名农民工经政府推荐外出打工。但当地群众对到灾区招工的部分企业也有疑虑,招工信息模糊的企业,遭到大多数求职者的拒绝。群众主要担心的是用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劳动强度、工资待遇、企业诚信等等。灾区群众的这些疑虑,对招工企业也是一个提醒。如何更好地以帮助灾区群众就业的方式,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企业还需细致地做工作。
  灾区群众外出就业的顾虑可能还有很多,各级干部应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摸准他们的脉搏。只有作风深入细致,工作才能做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