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午后,汶川大地震与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的消息接踵震惊投资界。
前者乃是天灾,重创华西经济民生,无可豁免;后者则是对当日CPI新高数值的政策反应。但在放缓当前过热经济的最终效用上,两者殊途同归。
但以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为代表的观点判断,地震之后,年内加息似已不再可能。
不加息的理由
“在中间的几个没出现灾害的月份中,央行都没有加息。现在又出现地震灾害,2008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了”,邓宏光预计,在奥运这样特殊的年份中,这么多的自然灾害是任何一方都始料未及的,而管理层出于社会稳定考虑,安抚的态度将成为必然。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某银行分析师的说法则更为直接,“可能口头上不说,但各银行都将心领神会”。
国金证券也在当日发布的一份专题策略报告上表示,灾后重建对资金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对于信贷的需求,相信管理层会像处理今年雪灾的情况一样,适度扩大信贷额度以满足重建的需要,今年银行信贷总规模的扩大的可能性有所上升。
回望上半年的一场加息争论,外资投行成为建言加息的旗手。以高盛为例,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12日上调准备金率的点评中明示,“我们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出台调控措施,包括继续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基准利率、继续控制商业银行贷款额度以及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
而邓宏光表示,在当前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加减息已成为各国政府之间的博弈??谁先加息,就意味着谁将原材料的价格优势转送于人。
而对于13日早晨,部分外资投行发出的地震因素将拖累中国二季度GDP增长的观点,邓宏光同样表示“毫不认同”。按他的预期,二季度的GDP增速仍将高达10.8%。
邓表示,是次地震尽管人员伤害巨大,但对经济的影响将小于雪灾。主要是由于本次地震的灾区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远小于上次雪灾中受灾的中国东南部经济富庶地区;此外,一季度雪灾直接导致华南地区大面积经济运行停滞,但地震则不会。
此外,邓宏光亦指出,两次灾情发生后,政府都出动财政工具进行抢险与灾后重建。财政之手的主动介入,必然在重建中带动内需与GDP的增长。
后市CPI之辩
地震发生之后,更多的研究者将眼光定格在粮食上。
在12日上午发布的4月CPI数据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高达22.1%,成为CPI高企的核心动力。而灾情中心的四川,正是举足轻重的大粮仓。
国泰君安农业分析师秦军表示,四川是第3大肉类生产省份、第1大猪肉生产省份和第5大粮食生产省份。地震的发生,将使已经高企的粮食价格水平再度正向推动。
邓宏光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即便地震发生,CPI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也不大。同以猪肉为例,按照他在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调研,近期高涨的肉价让养殖户情绪高涨,而经过半年的生产周期,乐观预计6月,很多省份的猪肉便会恢复充足供应。而近期各地传出的夏粮增收消息,也将舒缓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
此外,随着6月之后翘尾因素的消失,包括邓在内的许多分析者都认为CPI将会顺势回落。
但与短期CPI掉头向下持一致看法不同,在度过5、6、7三个月之后,通胀或将再度抬头。
判断5、6、7月通胀增速放缓的主要依据有四个原因,其一,第一是季节因素,信达证券测量分析师黄祥斌称,从一季度的数据看,在CPI的构成中,食品类居住类达到97%的比重。在未来三个月,蔬菜进入收获期,价格会大幅下降,猪仔在2月份冻死500万-600万头,但三个月的成长期会使5月底猪肉供应量充足起来。
第二,美元短期企稳。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之后,便止住了快速下跌的势头。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穆启国称,美元走势企稳对输入性通胀进行了抑制。
第三是前期对于信贷、准备金调整的政策慢慢起作用;第四是支农政策也应该逐渐起作用。
对此,一些机构认为,4月份的CPI同比增速恐怕是未来10个月难以逾越的高点。
不过,仍有多个“炸弹”摆在控制通胀的面前。
国金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杨帆认为,有两个因素非常关键,其一是粮食价格。夏粮是否歉收将直接决定8月份CPI的增速。从目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有些不利因素,比如极端天气的发生。
第二个不确定是能源价格。通过模型测算,一季度能源价格的控制使得CPI增长速度放缓1.3%。二季度是用电高峰期,国际能源价格短期不会回落。国家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调控能源价格值得关注。杨帆说,通过补贴能源企业可以短期对CPI进行控制,但中国的出口所占GDP比重很大,补贴向下传导实际上是中国对全球的补贴,非长久之计。
(声明: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