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多一点儿摊主悔过
    2008-04-24    作者:潮白    来源:南方日报
  一位在福州销臭豆腐多年的作坊主日前致信《海峡都市报》,曝光街边臭豆腐制作时的种种恶心内幕。这位臭豆腐作坊主在信的开篇就呼吁:“孩子们,别再吃榕城街边的臭豆腐了。”因为,“福州街边的臭豆腐,大都是用腐肉、死田螺、臭鸡蛋、潲水和硼砂、硫化铁等有毒原料泡出来的。”
  福州的这种事情在其他地方具有普遍的共性。看过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的人就会知道,干出这种伤天害理勾当的人,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幼,也不拘食品的品种,只要什么能鼓起他们的荷包就干什么。这位摊主署名“良心的呐喊”,其自曝之举也证明他的确良心未泯。这是很有勇气的,也是值得嘉奖的。“黑”的食品,无论是什么,无论出现在街边还是店铺,归结为一点就是生产者的心黑了,导致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动物性行为,不齿于人类。在这样的从事生产、销售的人群中,还有那么一点儿良心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人性的,应该说凤毛麟角;反过来足以证明,但凡还有一丝人性,也不至于为了自己弄两个钱赔上他人的健康乃至性命。饶是凤毛麟角,我们还是寄希望于多一点儿摊主良心发现,及时悔过。
  如果能有多一点儿摊主悔过,就等于对“黑食品”来了个釜底抽薪,悔过的摊主越多,其生产源就断绝得越多,直至达到断绝其根本———虽然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可能,但理论上毕竟存在。如果能有多一点儿摊主悔过,就不劳《每周质量报告》等类似栏目的记者奔波劳顿,这种曝光更多的时候不仅力不从心,还要冒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黑恶势力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关键是,从内部攻破的堡垒,破得会更加彻底,破得无法收拾。如果能有多一点儿摊主悔过,就可以像这位“良心的呐喊”一样,把他们的龌龊行为一一晾晒于阳光之下。谁都知道那些食品会“黑”,但未必知道他们怎么“黑”,“黑”到什么程度,一旦如此,就不免心存侥幸,以为尝一尝不见得就会怎么样。当我们充分了解制作的黑幕之后,还有理智的人就一定会敬鬼神而远之了。
  “良心的呐喊”是因为眼看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时常也在校园周边吃几串臭豆腐,使他萌生一种愧疚感。当然,多一点儿摊主幡然悔悟,靠他们的自觉不免失之于幻想,法律的威慑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更需要“良心的呐喊”这类典型进行示范。不记得是哪部外国影片了,一个作恶多端的坏蛋最后干了一件拯救列车的好事,但他的那句旁白记得很清楚:禽兽是没有人性的;我有一点人性,所以我不是禽兽。“良心的呐喊”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我们对别的人也有期待的理由。《水浒传》里,那个以前专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不是尚且可以改邪归正吗?
  《食品安全法(草案)》的全文已于日前向全社会公布,征求人们的意见,其中“法律责任”被辟为专门的一章。对公众而言,如何惩处黑作坊的摊主有了一个建言献策的好时机;对黑作坊的摊主而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及早悔过,则可能是他们面临着的好时机。
  相关稿件
· 食品安全:严管比重罚更重要 2008-04-23
· 食品安全法草案征集民意 2008-04-23
· 食品安全法草案 八大食品安全标准引人关注 2008-04-22
· 期待食品安全法提振消费维权信心 2008-04-22
· 10倍赔偿能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00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