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学校抢生源花的是谁的钱?
    2010-04-29    作者:杨国栋    来源:光明网

    屡被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批评的“违规签约录取”,已经公开化。中招咨询会现场,多数省级、市级示范高中都备有签约协议,签约数十人的学校不在少数,部分学校还打出“免费牌”、“奖励牌”。(楚天都市报)

  为争抢优秀生源,很多学校都不惜重金。以往免去三年学费和住宿费的政策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顶多 只能算附带优惠。如武汉一中就花了近270万元买了10套公寓提供给陪读的尖子生父母免费居住三年,公寓内空调、热水器、网线齐全,厨卫用品齐备,学生家庭带着行李就能入住了。其他学校的优惠条件估计也不会比这差多少。
  如果花重金招揽优质生源的是民办学校,那倒还能理解,毕竟人家需要尖子生来撑场面,花的再多也是企业的钱,外人不便干预。但在中招咨询会现场争抢优秀生的省级、市级示范高中却多是领取财政拨款的公办学校,用于奖励尖子生的钱自然也是公款。公办学校花财政拨付的教育资金抢生源是否合适?
  学校经费充裕是好事,但这钱应花在刀刃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或提高师生的福利待遇,而不是花在少数几个尖子生身上。毕竟政府的教育拨款是给全体学生的,并不是指定给优秀生的。如此做法,无异于把分数跟钱挂钩,不仅有损教育公平,对未成年优秀生的成长也不利。一方面可能助长他们的骄傲自满情绪,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如果这些公办高中的钱真的多得花不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将原本给其的部分资金用于薄弱学校或资助贫困生。
  本来,名校间的竞争完全靠教育实力说话,但重金招揽优质生源却让原本单纯的竞争变了味,只要学校肯花大钱就能招来更多的尖子生,在校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久而久之,校长们的心思恐怕不会只放在教育上,如何争取更多的教育拨款,拉来更多的赞助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这显然无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重金到外地学校“挖角”的做法还会挤占本地的教育资源,对本地学生而言无疑很不公平。
  屡被教育主管部门批评的“违规签约录取”,之所以不减反增,日益公开化,显然与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脱不了干系。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学校花了这么多钱吸引尖子生,除了想借此提高高考上线率和名校录取率外,最终目的还是想通过提高学校的品牌形象多收择校费和赞助费。学校奖励尖子生的钱最后还是得由其他学生家长买单。这无疑在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同时又增加了很多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由于学校收取的择校费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上交教育主管部门,使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地方政府与学校在择校费问题上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也难怪人人喊打的择校问题不仅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教育主管部门对“违规签约录取”的批评只是见诸口头,从未付诸行动,学校自然有恃无恐。

  相关稿件
· 全球名牌高校放下身段 投身“生源争夺战” 2007-10-15
· 江苏生源地助学贷款还贷期限延长至14年 2007-08-22
· 央行:积极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 2007-07-30
· 生源争夺战:更多选择才有更好品质 2007-07-10
· 人口老化生源紧缺 日本高校招生出“奇招” 200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