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防火墙亟待完善
    2010-03-17    作者:王锦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从11个方面对今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安排。两会召开期间,食品安全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比如,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奶粉行业巨头三鹿轰然倒下,中国乳业也在瞬间跌至谷底,然后开始艰难救赎,一年多时间才渐渐恢复元气。
  不曾想到,一年多后三聚氰胺奶粉又在部分地区卷土重来,伴之而来的还有近期的海南“毒豇豆”事件,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构建多层次的食品安全防火墙必不可少。
  首先,需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管控机制。这是食品安全的首道屏障。其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析人士指出,众多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的相关监管部门不仅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管方式也有待完善。此外,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建立一套能相互衔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出现多头监管或监管空白。
  国务院于今年2月6日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食品安全的多头监管问题。
  其次,食品产业链的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非常重要。爆发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源之一,在于食品行业现阶段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不能有效形成完整的、可追溯的农业产业链条。于是,在利益驱使和侥幸心理作用下,部分小企业不重视质量,食品安全自然无从保证。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应主导整合本区域内分散的、“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并推动食品工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建设可追溯的、有系统保障的、绿色生态的、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链条。
  产业链的建设不仅使企业更有责任意识,也代表着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建设和升级产业链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提高食品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准入门槛;加大对行业格局的调整和管理,对不合格企业制定严格的退出制度,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培育一批竞争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第三,加大对相关企业、责任人的奖罚力度,强化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利于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视。在《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中,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成为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制定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试点;在企业中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广。
    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任重而道远,加快产业链建设、加强政府监管、提高企业责任感、强化消费者监督,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稿件
· 十二部委联手推进儿童食品安全监督 2009-12-23
· 四项新国标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2009-11-27
· 我国城乡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度达90%以上 2009-10-29
· [新闻点评]内蒙古建食品安全承诺制度 2009-09-11
· 工商总局发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