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学生团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2%的农民工子弟初中毕业后选择上技校和职高,准备继续读高中的同学只有18%,而10%选择直接去打工。 这是一组令人沉重的数据。如果说,这是一种完全心甘情愿的自主选择,倒也没什么。毕竟,接受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成才。客观上讲,也不可能人人都上大学深造。问题是,许多农民工子弟作出这样的选择,正如问卷调查所分析,是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或者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这条新闻后面的网络跟帖,包含了比新闻本身更丰富的内容:“学费与收益不成正比”,“在城里上高中交不起赞助费”,“凭什么说我们学习上进心不足?挤进了大学,毕业时也没背景找工作,父母欠下的债谁来还”……只有18%的农民工子弟选择读高中的现实,折射出背后的种种无奈。 从理论上讲,跳离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窠臼,走向愈来愈宽广的人生道路,是恢复高考30多年来我们始终追求的理想状态。但这样的“跳离”,应该是理性的、主动的“跳”,而不是被动的、无奈的“离”。谈及高考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时,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相对而言,它是现有条件下较为公平、通畅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生上行通道;它的这一功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也不应丧失。正因如此,假如这条通道发生阻塞,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被某一个群体“规模性”地放弃,那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武汉的这项问卷调查,虽然只是针对一个地区的特定群体进行取样,但它所反映的情况,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在一些农村家庭、农民工家庭和城镇贫困家庭中,所谓“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这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我的命运?”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的自问,从另一个侧面为农民工子弟的选择提供了注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农民工子弟可以选择当农民工、上职业学校,但不该是只能当农民工、上职业学校,或者不得不当农民工、上职业学校。因为,农民工子弟除了做农民工,还应该有更多的选择。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给农民工子弟更多的选择,丰富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梦想呢? 为了不让学龄青少年因贫失学,义务教育强化了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为了让每个学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后,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继续接受教育的方式,关键是加大力度进行高校体制改革,保障贫困学子能够放心选择读大学,并为此提供切实有效的经济扶助。摆在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则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引入公平教育理念,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同时坚持多元化办学方向,加快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让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有更多的成才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