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听证是一场责任缺场的表演会
    2009-12-18    作者:刘洪波    来源:新闻晨报

    哈尔滨的水价上调,在一场怪趣横生的听证会后趋于定案。
    12月17日,距听证会传出代表发言机会不公平和代表身份假冒问题9天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称,国家发改委人士表示,经调查了解,由于时间关系,哈尔滨市消协没有对听证人员身份进行核实,造成张冠李戴,甚至有假冒身份的人进入听证代表名单。
    同日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水价上调合情合理,听证会虽有参加人名单中存在个别人身份搞串的问题,但合法、真实、有效。
    哈尔滨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可以算是对强烈的舆论质疑的一个公开回应,但这并不算是交流。新闻发布会没有记者提问环节,当现场记者提出要进一步采访时,新闻发布人表示所有问题以新闻发布会发布内容为准,不再接受采访。
    这个不准提问、不接受后续采访的新闻发布会,如果要名副其实,就应该叫“政府决定宣读会”。
    一个出现了“个别人身份搞串问题”(这个用语实在别扭)的听证会,确实未必不能被认定为“合法真实有效”,就像一场疑窦丛生的球赛最后的结果未必要被推翻。然而,至少质疑不能被忽略不计,不能被蛮横地宣布“以我为准,不再废话”。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已经为哈尔滨的水价听证会打了很大的圆场,参加者身份被张冠李戴、甚至有假冒身份的人进入听证代表名单,被解释为“由于时间关系”,责任也归咎于哈尔滨市消协。
    而哈尔滨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干脆就没有同意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结论,在他们的口中,不存在代表张冠李戴的现象,更没有代表假冒身份的问题,而只有“个别人身份搞串”。哈尔滨市物价局表示,代表由市消协提供,物价局不负责代表资格审查。哈尔滨市消协则另有态度,既承认“消协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瑕疵,个别区消协工作人员没有做过细的工作,没有对报名参加听证会消费者代表身份进行调查核实”,表示“真诚的歉意”,又有很大委屈:消协只是负责推荐消费者代表给物价局,核查虽然也做,但很有难度。由此连“个别区消协工作人员”的瑕疵,都变得事出有因了,这个因,却不是国家发改委说的“由于时间关系”,而是哈尔滨的冰天雪地。
    于是,一场正经无比的政府听证会变成了“听证表演会”,而被发觉只是表演之后,到底谁要对表演负责任,却没有着落。
    现在,可以基本确定的是,哈尔滨市政府掌握了水价调整的权力,也掌握了给“听证表演会”发认可书的权力。随着一个不可采访的“决定宣读会”的结束,消费者代表刘天晓申请重新召开水价调整听证会一事也算是有了一个不直接答复的答复,不可能有重新听证的可能。
    听证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公共政策的听证,参加者不是以市民代表的身份而是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出席,这本身就是奇怪的。而更加奇怪的是,听证会完全可以随便什么人来代表特定的“消费者群体”,例如下岗职工可以不是下岗职工,退休工人可以不是退休工人。反正听证会开过了,表演就生效了。有人说这很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但公信力是否很受伤,某个具体的地方政府,真的很在意吗?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相关稿件
· 齐齐哈尔的水价为何能够下调? 2009-11-25
· 齐齐哈尔水价“调头向下” 2009-11-24
· 水价上调是市场不能承受之冤 2009-10-30
· 水价改革需要兼顾民意 2009-10-30
· 江苏多个城市水价明年将涨至每吨3元以上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