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与“爱心工程”、“总投入350万元”,“相当于捐建17个希望小学”等字眼相联系时,在网上引发了苛责:“最贵”的希望小学可以被等同于“豪华化”吗? 以挥霍有限慈善资金为代价,打造“面子工程”式的希望工程项目,类似行为当然不可取。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前提:修建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并非公有性质的爱心举动,而是由中国海外集团出资的“私人”捐赠项目。而从慈善理念的包容性出发,我们有必要尊重其对该小学建筑投入和外观样式的意见——即便其“最贵的美丽”。何况,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建最好的学校给山里孩子,是想用‘榜样效应’吸引更多热心人参与到希望工程中来。” 因而,出于其“非公有”的捐赠性质,就不宜单纯站在善款利用价值大小角度,对该希望小学作出评价,而更应从学生受益的视角理解其“豪华化”。很显然,350万元的总投资意味着将给学生提供“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就读学生将“最大化受益”。以往相关捐赠,多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就读需要的校舍层面。该希望小学的建立,显然在提醒:为农村孩子提供功能全面的希望小学理应进入捐赠视野。 细究对“最贵希望小学”的苛责,其实隐含着一种道德执拗:慈善一旦“豪华化”,就会变了味。因为这种执拗,造成忽略了“私人”捐赠的自主属性。往深处看,这无疑又折射出一种“慈善焦虑”:由于我国慈善法和制度化的慈善体系尚未建立,慈善举动多采取公立慈善组织“面对面”的集体救助,而这种救助往往具有不均衡性。在慈善资源难以整体性满足的前提下,任何过度(即便私人性质的“点对点”捐助)的举动,都会引发公众的“相对被剥夺感”与苛责。 350万的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其实并不值得褒贬;纠缠于其中的道德执拗,也无需指责,需要反省和回答的是:民间慈善怎样才能不被执拗民意挟持到尴尬的苛责与不满前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