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据媒体5月5日报道,5月5日至8日,2006年到村任职的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即可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报考北京市公务员。类似的新闻,媒体多有报道,据粗略统计,近期就有广东、重庆、湖南等省市相继出台了与大学生村官相关的制度措施,这些措施或为他们考研提供加分优惠,或为他们落户大城市提供便利,或为他们向更高一级部门“流
动”提供畅通渠道。
各地密集出台上述举措,其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着力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营造更良好、更宽松的社会环境,确保他们的“出路”畅通,让他们能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它也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用人单位从基层一线培养人才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大有可为。
根据中央有关部署,各地5年内将选聘10万名应届大学生到村任职。这是为了“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这样的战略部署,社会效应显著,可谓一举四得:一是为国家培养了战略性后备人才;二是让应届大学生在相对艰苦的基层了解国情、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有利于其成长成才;三是会给农村基层带来新鲜血液,产生“鲶鱼效应”,有利于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基层治理水平;四是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贯彻好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除了要做好“选拔”工作,让应届毕业生“下得去”,更需完善“运行”机制,让他们能“流得动”,感觉到“前途有盼头”。无需刻意回避的是,目前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虽然推进顺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进一步妥善解决的难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身份问题和“出路”问题:在我国的政府架构中,村本来就不是一级政府,大学生村官虽然被称为“官”,但却是徒有其名,并非真正体制内意义上的“官”。农村信息相对闭塞,这对那些经过农村锻炼,增长了才干,丰富了阅历之后,想进一步深造的村官而言,也是一项极大挑战。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的关键,是我们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人才的通道阻塞,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小、晋升机会相对少,他们担心自己一旦沉下去就很可能上不来,因而他们不敢下,也不愿下。
解决上述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打通农村与外部社会联系的通道,实现大学生村官群体既“下得去”同时又“上得来”的良性对流,为他们的有序流动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各地所推行的一系列新举措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这样的制度安排,那些揣着经世济国抱负走入乡村的热血青年感觉事业有干头、工作有劲头、前途有盼头,从而最终极大激发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整体活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