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生创业“心热手凉”
    2009-04-15    薛世君    来源:广州日报

    只有减轻税费负担,打开政策瓶颈,改善制度环境,做好制度铺垫,一个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宽松环境才能形成。

    眼下最牵动人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非就业莫属。日前,《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发布,其中就明确提出,要保障公民工作权利,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中国青年报》4月14日)。农民工返乡尚有田地可供经营,毕业的大学生若是工作没有着落,何以立身?
    事实上,全国上下,促进就业的政策层出不穷,各种招聘会纷至沓来,硕士扩招、大学生村官工程、见习基地等等应对措施也不一而足。但是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进一步来讲,“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塘”。对于一些条件适合的大学生而言,与其千方百计就业,不如自己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也能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就显示,79%的被调查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这无疑是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但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王建华掌握的数据,目前我国真正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只有0.3%,广东是全国比例最高的省份,也只有1%,但这个比例在美国却高达25%。为什么我国大学生创业会出现“心很热,手很凉”的怪象?试举其中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创业门槛问题。严格死板的登记制度、繁琐低效的审批程序,往往让创业者望而生畏。创办一个企业往往要盖十几甚至几十个公章,每个部门都得照顾到。一项跨国调查表明,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需审批时间,加拿大要2天,而我国则要111天。再如注册审批费用,在美、英等国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而我们达到了人均年薪的11%,传说中的“一元公司”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此外,有时大学生并不缺创意和项目,缺的是融资渠道。调查显示,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二是生存环境问题。在你耗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后开张了,随即而来的就是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和各种附加税等,五花八门。而且税赋之外还有“费负”,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质量检验费等,接踵而至。你一开张,根据你的经营范围,城管、工商、质监、卫生防疫、环保、消防等都有可能会来收费。要是你一不小心,再给你来点罚款、滞纳金什么的,也很难说。
    创业之难,可见一斑。就算你顺顺当当开张了,市场环境、经营状况也都是未知数。2005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但到了2007年,零点公司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
    按说,全国各地推出的各种措施不可谓不多,如创业基金等。但是,治标之策无法治本,只要“竭泽而渔”式的税费负担不减轻,政策瓶颈不打开,制度环境不改善,一个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宽松环境就无法形成。显然,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轻税薄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制度设置,提高工作效率,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业制度环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