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元雕塑说炸就炸说建就建?
    2009-03-20    新华社记者:黄冠 杨金志    来源:经济参考报
  耗资2000多万元的“华字塔”炸掉了,花费1000余万元的“三峡明珠观光塔”也炸掉了,如今,有关单位又要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投资约1000万元建“世界第一航标塔”,投资1780万元、39米高的巨型“秦”字雕塑则将于今年10月在陕西潼关建成……
  该炸的说炸就炸,要建的说建就建,上千万元资金在有的地方的决策者眼里,似乎是可以随意支配的一点私房钱,造这塔那碑信手拈来。可在老百姓眼里,上千万元绝不该拿去先建塔建碑,要办的大事多着呢!尤其在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的当下,“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都需要钱。
  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形象工程”,建塔造碑的决策者们当然知道。因此,被炸掉的那些短命建筑物,自立项到建成,他们从来都没有自称为“形象工程”。在建的、将建的“形象工程”同样要以种种理由证明其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然而,无论决策者怎么标榜,一座雕塑、一座塔花掉上千万元,争“世界第一”“国内最大”等等,在老百姓眼里都与民生相去甚远、华而不实的工程项目,免不了劳民伤财。
  为何总有人热衷于斥巨资搞“形象工程”?百姓总结得好:“工程一响,黄金万两”。对花费上千万元建造的这塔那碑,不仅应该查一查决策问题,还应该查一查多少钱花到了实处,又有多少钱进了个人腰包,以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既保障人民知情权,又避免让当地众多领导干部“背黑锅”。
  杜绝“形象工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不二法门。想花财政的钱,得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看百姓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只有让民主充分发挥作用,个别人才不敢、不能“拍脑袋”决策,为私利而损公。上千万元雕塑之类的疯狂,说明发扬民主在一些地方还差得很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