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日前透露,国家将会考虑火车客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对于火车票价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铁道部的希望是“保本微利”,“保障公共服务基础上,为运输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比较好的环境,如果长期运输成本和价格背离,就会扭曲我们交通运输工具的资源分配。”
消息传出后,马上有网民提出,“是不是要涨价了?” 20年前,如果说
“市场化改革”,很多人会想到这是打破垄断价格、降低成本,继而让老百姓尝到实惠的意思;20年后,提到“市场化改革”,为什么会有人想到这就是放弃公益性、巩固垄断收益、提高价格水平的意思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伪市场化”。比如,在之前的医疗改革中,公益性淡了,看病价格上去了,药品的价格也上去了。 对于火车票价问题,也有相似的逻辑:没有市场化铁路经营,何来市场化票价?市场形成价格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才能令价格更为接近成本,能够确保价格最为实惠。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铁路的垄断地位毫无疑问,不然也不会被尊称为“铁老大”了。如果允许其搞“市场价格机制”,会形成一个“伪市场价格”吗? 首先,中国铁路不具备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市场竞争价格”无从谈起;其次,铁路运营成本不清,赚多少钱民众不知道,至于粗放且低质量的管理造成的成本浪费,就更难以追究了;再次,利润分配分不清。了解中国铁路的人都知道,铁路上有很多获利方式比如餐车经营、卧铺票调整、沿途商品销售等都是很赚钱的,但这些额外收益哪里去了?不是还有媒体报道说有人在运输高峰期炒卖火车票吗?最后,铁路服务水平配得上市场价格吗? 铁路不是不能搞市场化改革,但基本的方向应该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上下工夫,而不是在普通老百姓的口袋里动脑筋。“在保持国家控股的条件下,鼓励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铁路建设或客货运输业务”,这话已经被说了多年了,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反倒是看到了个别线路在有社会投资之后如何被铁老大“挤”得无法生存的报道。不肯从根本上接受多元资本的介入,光想守着国家财政投资、铁道部经营收益的老路子,建构市场化基础,从何谈起? 没有市场化铁路经营,不要指望有什么市场化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