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10-07 新华社记者:杨进欣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刚刚落幕的“十一”黄金周,因为国家缩短了“五一”假期和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转移效应和“后奥运效应”明显,不仅旅游客流量激增、旅游市场火爆,而且在消费、度假休闲等方面呈现不少新气象、新亮点。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第十个“十一”黄金周。10年来,人们的旅游方式日趋多样化,自驾出游、科普旅游、节俭休闲、文化旅游等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奥运城市游、支持灾区重建游、体验老区红色激情游等,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特色旅游项目。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7天内共接待游客182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6.4%。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还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周”,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1%。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对于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 黄金周期间,全国公路客运共运送旅客3.83亿人次,水路共运输旅客620万人次,民航运送旅客433万人次,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充分说明在改革开放30周年到来之际,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百姓越来越重视旅游休假,同时表明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软硬件都有了很大提升,出行难问题有了很大改善。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黄金周期间全国商品市场供应充足,秩序井然,价格平稳,没有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确保大家度过了一个安心、放心、祥和的假日。但瑕不掩瑜,7天假期内全国假日办仍然接到旅游投诉279起。有关部门和景区应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提高接待服务工作质量,让黄金周变得更精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