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西瓜一定是炒作吗?
    2008-08-22    作者:唐蓓茗    来源:解放日报

  北京一农民利用奶站拒收的多余牛奶兑一定比例的水后浇灌西瓜,种出了瓜肉比其他西瓜更甜的“牛奶西瓜”。在西瓜大赛上,“牛奶西瓜”因良好的口感而获得大奖,这种西瓜在市场上的卖价也因此比普通西瓜高。

  “牛奶西瓜”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来的是一片质疑。有专家称:牛奶西瓜“涉嫌炒作”。专家的说法是,无法证明牛奶浇瓜地可改善西瓜品质。专家的话,让瓜农不服气,事实就是这么摆在那里,凭什么专家说啥就是啥啦?
  笔者由此很想对目前盛行的滥扣“炒作帽”之风说上几句。我们都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也经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事实上,许多人却经常把这句话搁置一边。对于新生事物产生疑问、不理解本来情有可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妄加攻击、否定。也许,牛奶西瓜口感好并不一定都是牛奶的作用,但是专家的否定性论断是用现有理论来推导的,而没有进行实地的考证,这就难以让人心服口服了。
  如今“口水仗”非常流行,其特征就是只见“动口”,不见“动手”,即大家喜欢在没有弄清事实细节的前提下,就用判断性的词语来为事件定调,而不是用实践用数据来验证。许多人迷信专家,不相信不靠专家就几个农民能把瓜给种出点神奇来。殊不知,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创造就是挑战教条,挑战权威的产物,而且历史上不少创新就是由小人物来完成的。一些专家呢,喜欢用已有的教条、用自己的经验来推断事实,坐在那里用一个理论来评价另一个理论,而不是行动起来用科学实验来证实。
  这种主观臆断成分很大的“口水仗”、滥扣“炒作帽”之风对于我们的创新活动其实产生了很大的杀伤力,比如一些中国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抗菌功能产品、一些有神奇效用的中国医药之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赢得国外大量订单,但在国内销售困难重重,很大程度上就与国内动不动就斥责攻击的舆论氛围有很大关联。
  现在社会上确实还存在不少不讲诚信的人,他们喜欢用炒作来蒙人,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些现象而怀疑一切,排斥一切,我们应该做的是把事实调查清楚,分清良莠,然后再下定论不迟。否则,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就很可能刚一冒头就被口水淹没,创新的苗子刚一破土就被“帽子”压死。
  当年,布鲁诺因为说“地球是圆的”而被活活烧死,当今社会,这等酷刑不可能再出现,但是口水和“帽子”同样会害死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才是我们对待创新活动的应有态度。

  相关稿件
· 炒作奥运概念股炒不出三星崛起神话 2008-08-05
· 警惕国际投机者炒作中国煤炭 2008-07-31
· 商业银行不救“炒作的房地产市场” 2008-07-23
· 投机炒作石油期货是否应该为高油价负全责 2008-06-30
· 美监管机构关注原油市场投机炒作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