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30 作者:赵丹鹰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上周五(6月27日)比尔·盖茨“光荣退休”,并因宣布将自己的财产悉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会而赢得美誉。比尔·盖茨1975年创办微软,视窗软件雄霸全球操作软件市场,1994年即登上福布斯全球首富之位,直至今年才被股神巴菲特取代。比尔·盖茨已经成为全球商界的神话,是众多年轻人的人生奋斗目标。而此次从商界王者到专职慈善家的转型则又让他成为全球富豪的道德榜样。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舆论的焦点十分自然地将比尔·盖茨与国内富豪相比较,其中不乏恨“铁”不成“钢”的焦虑和惆怅。 近年来,国内一些富豪对慈善事业的冷漠常遭公众诟病,在此前在对汶川地震的赈灾捐款活动中,对富人和一些大企业的责难甚至到了所谓的“道德暴力”的程度。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富人确实需要学习如何参与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也如专家所言,“整个社会的公民意识,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至少还不够成熟。” 慈善应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公益事业也不是简单地“吃大户”就能得以发展的。盖茨处理财富的方式无疑对富人是一个很好的样板,但不能将乐善好施认作富人的基础达标线。慈善家盖茨不是一天炼成的,“为富不仁”的名声在很长时间也是与比尔·盖茨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在经过了20多年的财富积累,当了几年世界首富之后,比尔·盖茨才对个人财富有了新的认识,1998年在接受PBS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把自己有幸掌管的巨额财富回馈社会,用到重要的事业上,如科技、教育、医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他领域,这更利于社会,也更利于我的孩子。”在功成名就之后,盖茨要寻找股票市值或盈利之外的新方式来评价他的成就。 当然不是说一定做到世界首富才能做慈善大家,慈善是全社会公民的事情。但要让慈善成为更多富人关注的事情,不仅是靠道德的力量,更要有制度的激励和法律的保障。据专家介绍,美国在1913年开征遗产税,税率最低为37%,当遗产达到300万美元时,税率达55%。美国法律规定,建立基金会或捐献善款可以获得优惠税收,捐出的钱会在所得税中相应扣除。 同时,美国还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慈善基金会管理体制,保证慈善基金会的规范运作,使富人的钱能够得到合理科学的运用。 有心人倒不妨认真研究一下“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运作方式,看看盖茨的钱都是怎么用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