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冲破“重重夹击”?
    2008-05-15    作者:吴建环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处在“内外夹击”的状态,上海只有大力推进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在内的金融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丰富程度,提升市场的活跃程度,最终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自1992年正式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后,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辐射全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从而初步奠定了以金融市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去年以来,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且不说上海目前还无法与亚洲地区的东京、香港特区、新加坡等较成熟的金融中心城市匹敌,也不说亚太地区首尔、悉尼、孟买等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步伐在日渐加快,单是去年以来境内城市北京、天津、深圳的“南北夹击”竞争就已经令上海压力剧增。5月5日,北京正式提出要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更是令国内火热的金融中心之争“火上浇油”。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陷入“内外夹击”之中,也可以说,上海正处在是“原地踏步被对手甩落”或是“大胆开拓超越竞争对手”的十字路口。
  仔细分析上海建设金融中心面临严峻困境背后的原因就可以发现,一个原因是各地的利益之争加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其他城市在金融创新方面的步伐比上海迈得更大。金融创新加速是当代金融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也都是金融创新十分活跃的城市;同时,金融创新又是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助推器”,因此,“剑指”金融中心的城市都非常重视金融创新。
  目前,不仅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加大了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就连国内的天津、深圳等地在金融创新方面采取的新举措也令人瞩目。比如,2007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在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并在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创新领域走在国内前列。深圳的金融创新一直比较活跃。反观上海,其近两年在金融创新方面“可圈可点”的大动作则较少。
  成熟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点:产品丰富;市场活跃;人才聚集。因此,上海只有大力推进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在内的金融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丰富程度,才能提升市场的活跃程度;同时,当金融市场十分活跃、发展起来的时候,高端金融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自然也容易被吸引过来。
  现在,只有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在沪金融企业齐心协力,才能有效推进上海的金融创新。只有真正建立起了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上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中央政府层面,既然已经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为一项国家战略,中央政府应更多地以实际行动支持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在金融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应更多地向上海倾斜。中央政府今后应把更多的金融创新试点放在上海浦东,近期着力在发展债券市场和培养机构投资者方面支持上海,并扩大央行上海总部和上海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的职能,使在上海的金融监管部门具有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匹配和相适应的监管功能,促进监管协调化和便利化。例如,下放对资产质量好、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推出的风险较小的创新产品审批权限,而监管总部则审批有较大风险的金融产品。
  对于上海市政府而言,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是可以考虑设立促进金融创新的部门,在政府(含中央和上海)、金融监管机构、在沪金融企业之间构建促进金融创新的沟通机制和平台;并在舆论导向、人才、税收、辅助机构、基础设施等方面为金融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上海缺少国际认同的规则体系,因此上海要健全与金融相关的法律体系,使国际上的参与者信任我们的法律体系,让各国的交易方没有顾虑地进来,这样,上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易中心。
  对于金融监管机构而言,重点是要创造宽松高效的金融监管环境。建议监管机构转变监管理念,从“管金融机构”真正转变为“为金融机构服务”。同时,完善对本地监管机构的考核方法,提高其支持金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在沪金融企业也应加快改革自身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制,着重建立激励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一是金融企业要提升对创新的认识与理念,要从战略与品牌的角度,从取得先发优势的角度,来看待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从战略高度规划企业的产品体系。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竞争为手段、安全为保障、效益为目标”的原则来指导业务创新。二是要通过对产品与服务流程的再造与规范,促进公司组织架构的变革与完善,建立完善与流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使公司组织架构、流程更加贴近市场。三是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四是金融企业应改革原有的激励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员工创新的激励力度,不断完善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在核算业绩时,注意在参与创新的各个部门之间科学合理地分配利益。
  另外,为了避免低水平同质竞争和价格战,在沪各金融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定位,在各自的优势市场上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自身的优势市场和市场定位来进行的创新,其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必然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也往往是有效、安全的创新。
  相关稿件
· 2008亚太未来电视国际峰会在上海举行[图] 2008-05-15
· 央行上海总部:存款资金受资本市场影响较大 2008-05-15
·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个人房贷持续萎缩 2008-05-15
· 上海:做奥运使者 创和谐口岸 2008-05-14
· 上海使用特型天线 3G网络覆盖奥运足球比赛场馆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