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运东北大米的思量
    2008-04-28    作者:鲁宁    来源:南方都市报

  据4月26日《第一财经时报》报道,5月至6月末,铁老大将组织一项突击性“政治运输”———60天内,被指令从东北向南方抢运1000万吨大米。

  明白人一闻即知,突击抢运东北大米与全球性的米荒加剧有关。也与平抑国内米市的价格预期———安定民心有关。
  前些天新华社已发布消息,说政府将严禁国内大米出口,可全球最大粮商———中粮集团(央企)的一位高管24日公开对媒体声称“中粮集团将继续出口大米”,至少说明全球米荒加剧,出口大米有大利可图。我查了一下,为限制国内大米出口,从3月份起,13%的出口退税被取消,并加收5%的出口税。一减一加相当于增加大米出口成本18%,但上周国内出口大米离岸价每吨已暴涨至970美元,计入18%的税负,出口价格仍然高出国内近2倍。暴利如是,想控制国内大米出口难啊。
  很显然,抢运大米行动,如中央政府近期强化春播的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一样,试图增加南方米市供给来消解百姓对大米涨价的忧心。
  民不可一日无粮。讲常识,即便非铁路员工,人们也知铁路是粮食运输主渠道,在计划层面一定是优先保障的,就像电煤、成品油运输一样。为什么一方面经历6轮大提速,另一方面铁路扩容改造力度也年甚于年,而如今连大米都非得组织“政治抢运”呢?网上有许多粮商的帖子抱怨,申请车皮代价不菲。这等抱怨虽未经核实,但也未闻铁老大站出来断然否认。还有,运粮是微利的,政策性的,对铁老大效益冲击也是个现实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搞过一轮粮食产储销改制,中途被叫停,上世纪90年代末,粮食产储销部分回归“计划经济”。而到新世纪初年,新一轮改制力度更大、走得更远。经10年间两次“翻烧饼”,各地虽还挂粮食局牌子,其机构之社会地位却形如“看守部门”,至于米厂、仓储设施、粮站、专业储运企业,则基本上在改制中换了所有者。如是,很大程度上已形同“虚设”的粮食行政机构,因其自身过弱,在粮食调运上已基本丧失与铁老大进行平等对话的地位,以及在价格、时间、数量等环节进行博弈的能力。
  全球性粮荒生成于去年下半年,米荒则加剧于今年开年之后。米荒信号层层传导达至农民耳朵,导致粮农惜售和米商囤米成为普遍现象。问题是,大米含水量高,一旦进入春夏,米的保存是个大麻烦。稍有不慎,譬如梅雨季过长,全局性损失将十分惊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央政府果断启动大规模北米南调,实乃“政治正确”———维系民生之举。
  生活在城市,人们对米的计较着重于米质和米价,媒体上的“公民表达”则更多热衷于对“天价米”———“贵族米”———“奢侈米”的抨击和鞭挞。我想说的是,通过抢运大米的思量,读者至少在米质和米价之外,了解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在中国远未成型。但愿在政府的调度下,中国能从容应对全球米荒。

  相关稿件
·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大米危机 2008-04-23
· 国际米价上涨影响不大 国产大米量足价稳 2008-04-21
· 细究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原因 2008-04-10
·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全球大米产量继续增长 2008-04-09
· 中国研制成功抗氧化营养大米广受关注 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