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拐点”需慎言
    2008-03-27    作者:尹卫国    来源:解放日报

   针对中国环保出现“拐点”的说法,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环境绿皮书,给这种观点大泼冷水。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也明确表态,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应当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环境真的出现了拐点?“拐点论”之依据来自于双下降数据,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3.14%和4.66%。数字是真实的,去年环保成绩有目共睹,止住了环境形势持续恶化,但这并不说明拐点的到来。首先,全国污染排放总量下降是在强行关闭1000多万千瓦高耗能发电机组以及大量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厂基础上取得的,但下降幅度很有限。其次,国家采取“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最严格的环保政策,才遏制住污染迅速飙升,就是说污染减少是被政策、法律、金融、税收等“组合拳”击退的。第三,去年国家投入巨资支持节能减排,仅中央财政就安排235亿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果缺少资金,节能减排无疑很难推进。第四,更要看到,目前中国万元GDP能耗量和排污量仍然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大截。可见现在谈论“拐点”未免过于乐观,坐井观天。
  事实上,中国经济仍在高污染、高排放上运行,环境形势仍然艰险。世界经合组织(OECD)经过18个月调查,最近出炉《中国环境报告》,认为中国有三分之一的河流、75%湖泊、25%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超过1.7万个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数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经过收集和处理,很多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远远超过当地可以承受的极限。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我们现在没有任何骄傲资本,有的应是警钟长鸣,采取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当经济发展达到某个临界点,环境质量才可能逐步改善,这个临界点就是所谓“拐点”。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环境拐点是人均GDP在6000至1万美元之间,中国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依照“格鲁斯曼定律”,达到环境拐点“路漫漫其修远兮”。
  笔者以为,中国环保拐点的考核依据应是,万元GDP能耗和排污量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环境持续变好,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节能减排压力很大,治理污染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牵涉到企业、地方利益和就业等诸多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企业要生存,不愿治污。政府要财税,不想关闭污染项目。在这种形势下一定要慎言“拐点论”,否则会产生错觉效应,出现对中国环境形势错误判断,使强势的环境政策、手段难以推行,环保阻力增大,造成污染反弹。当前环保只能严不能松。

  相关稿件
· 中德学生齐动手制作个性环保袋 2008-03-27
· 摩托罗拉将进一步拓展“绿箱子环保计划” 2008-03-27
· 周生贤解读环保部 绝不宽容污染 2008-03-26
· 川气东送工程管道铺设过半环保投资17亿元 2008-03-25
· 南极旅游前景广阔 环保是个问题 200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