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01-16 作者:邓建胜 来源:人民日报 |
|
|
物价是敏感的民生信号。 1月1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关于“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等规定,舒解了公众对于公共服务行业涨价的担心。 在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带动下,去年下半年起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电、气、水、暖等公用事业部门要求“水涨船高”的呼声很大,涨价传闻此起彼伏,市场上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也越来越突出。春节临近,国务院果断对油、气、水、电、暖涨价冲动说“不”,不仅是防止宏观经济过热,更出于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价格是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符号,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更是敏感的民生信号――因为,对于中低收入者特别是那些仍在温饱线上徘徊的城乡困难群体来讲,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业价格哪怕是微小的上涨,都会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因此,政府动用“看得见的手”干预这些部门的价格,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物价后面是利益。近年来,各方面对物价问题的认识众说纷纭,哪些领域应该市场调节随行就市?哪些领域该政府出面重点监管?莫衷一是。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买得起”的人才能享受,这是通过价格机制实行的一种公平。但是,价格机制不是实现公平的全部,特别是对于购买力差的低收入者来说,在公共产品领域片面强调市场的作用可能是灾难性的。政府用强有力的手让那些“买不起”的人也能享受基本温饱乃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既是党和政府的宗旨职责所在,也是一种公平。 如何妥善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临时的价格控制是一个方面。从根本上说,建立和完善能够为缺乏购买力的人群“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是关乎长远的大事。 举近来深受公众好评的医改新方案为例。此前,政府对各类药物的降价措施接二连三,但最终到患者头上,总觉得实惠不多。原因就在于一时的价格调控,并不能对体制机制起到作用。而新的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满足公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责任、探索医药分家的新途径,公众普遍认为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好办法。 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尽管我们的国力有了大的增强,人民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但购买力弱的中低收入者仍不在少数,就业、安居、医疗、养老,仍然是他们放心不下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为国家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的举措叫好,也是对政府加大民生工程投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期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