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
    2007-12-28    王治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界工厂”的美誉最早是指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出产的工业制成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国,风靡天下。之后,日本也一度享有“世界工厂”这个称谓,二战以后日本的工业品以其质量的上乘而享誉世界。而现在,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产品物美价廉,这已是世所共知的事实了。
  不过,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了,它也还将成为“世界办公室”。最近看到杭州《都市快报》上的一则消息,题目是“美国老百姓拨通电话,接线员是坐在(杭州)下沙的英语高手”,副标题是“杭州企业要做全球的会计师、销售员、工程师”,读后很有感触,因为它使我马上想起了《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
  这本近来非常红火的书中,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写道:在纽约或者是伦敦的街头,人们拨通呼叫中心查号或是问路,从听筒里传来的往往是带有印度口音的英语,因为提供信息服务的接线员并非坐在市内的电信大楼,而是远在万里以外的印度。在印度的一家有1800名工作人员的呼叫中心里,一片忙碌。“一些人负责向外打电话,推销从信用卡到电话记录等各种产品,另一些人负责接电话,处理各种事情,包括为欧美航班的乘客寻找丢失的行李、为美国的消费者解决电脑问题等。”
  而所谓“世界办公室”,就是指为世界各地的需求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供应者。
  按经济学的分析,“世界工厂”指的是向世界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而“世界办公室”是向世界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一般来说,“物质”产品可以在A处生产,然后通过交通工具而运输到B处使用,生产与消费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因此,商品的国际间贸易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生意兴隆通四海”;而“服务”,却往往需要生产与消费同时合作才能完成,比如理发师为我们提供理发的服务,那么我与他必须同时在一家理发店里出现,还要互相配合,这种行业就很难产生出远距离的国际贸易。所以,原先国际间的服务贸易要远逊于商品贸易。
  然而,一方面,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各种信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演进,专门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以提供信息服务的现代通讯业得以迅猛发展。试想,几年前,我们打电话还要惜时如金,惟恐“言多必失”——要交很多电话费的钱。而现在的年青一代,可以在电话里或者在电脑上与同学老师长时间地讨论家庭作业。有一次我与女儿做一道很难的智力游戏题目,她居然动用了全球资源,连线世界各地的同学和朋友,群策群力,很快得到了正确答案。
  如果我们把信息也叫产品的话,其与物质产品不同的地方是,它没有体积,没有重量,我们看不到它的形状,它也无需车船飞机之类传统的交通工具来运送,只要搭上“信息高速公路”,来无影,去无踪,瞬间就能够传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就为它的国际贸易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于是,当今世界信息服务的国际贸易——“外包”非常热门。比如,在美国很多中小规模的医院中,很多放射科的医生将CAT和MRI(磁共振)扫描的读片工作外包给了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医生。印度、澳大利亚的白天正好是美国的夜晚,这样向海外传输图像就能够很好提供下班之后的诊断。
  又比如,印度人可在班加罗尔为美国人解决纳税申报和所有其他的财务问题。“2003年美国大约有2.5万项税收返还是在印度完成的。200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0万项。2005年有望升至40万项。10年后,你也许会发现美国的会计师们将最基本的税收申报工作都外包出去了。”
  固然,“物质”产品是不能通过电脑传递的,“你不能从外包地给我上一盘牛排。”不过,托马斯·弗里德曼说,“我却可以为你预订一张桌子,不管你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吃饭。”他讲道,如果你要吃密苏里州吉拉多角市55号州际高速公路那家麦当劳餐厅的食品,帮你预定的人可能是在1450公里以外的科罗拉多州。“虽然将整个理发业务外包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却可以将预约业务外包。您需要理个什么发型?更喜欢哪个理发馆?所有这些都可以由一个遥远国度的呼叫中心完成。”
  或许,它就是将由中国杭州的“世界办公室”为您提供的服务呢。

  相关稿件
· [随笔]从贪官喜读啥书说起 2008-02-15
· [国际随笔]加拿大:高效系统的"斗雪之道" 2008-02-01
· [随笔]爱较真的德商 2008-02-01
· [国际随笔]开始与结束 2008-01-30
· [随笔]日本青年考公务员也讲“随行就市” 200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