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德通继任大掌柜王宗禹的随身算盘,它将文房四宝与算盘的功能融为一体。 |
|
正对外开放的大德通票号原址。 | 提要:说起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全国人所皆知。乔家不仅是山西清末民初的著名商人,而且也是著名的票号经营者。乔家的“大德通”票号是当时山西十大票号之一,“祁县帮”的代表。乔家虽然办起票号经营汇兑,但没有忽视经营商业,而是坚持商号与票号互补的方略,相互援助,彼此照应,因此在逆流中坚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到全国解放,这在票号中是独一无二的。
从商号迈进票号
乔家是经商出身的,起初也很惨淡。其始祖乔贵华,原来是一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光棍汉,清雍正年间到包头给一家当铺做小伙计,后来给人家赶骆驼,再后来卖菜,经售豆腐、豆芽、烧饼。至雍正末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字号,经营杂货生意。 生意虽小,但只要用心经营,把握时机,也会成大气候,乔家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粮丰价低,他购进了大批黄豆,不料次年成为缺货,由此大获其利,开设了广盛店客、货栈。随着积累增加,又新开广盛公商号,自己成为财东。除经营油、米、面、酒等商品外,还兼营当铺、估衣铺、钱铺业务,获利倍蓰。道光二十年(1840年),又在包头增设复盛全、复盛西商号,业务蒸蒸日上。复盛西在光绪二十年间又增设复盛协、复盛锦钱铺,复盛兴、复盛和粮店。在包头城里,复盛公、复盛全和复盛西三大商号共有19个门面,四五百职员,实力既大,门路又宽,在包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称“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极盛时期,国内通都大邑,尤其是北方的大中城市,都有乔家的店铺生意。 乔贵华有三个儿子,分别立堂号为:德星堂、保和堂、在中堂。随着票号业在山西晋中平原的兴起,三堂主事乔致庸(乔贵华之孙)以120万两银子,在祁县城开办了“大德通”和“大德恒”票号,由三堂合股经营。三堂中,在中堂资本最为雄厚,之后成为两个票号的股东。民国以后,德星堂、保和堂的大德隆钱庄亏损,由在中堂弥补,顶了德星堂、保和堂在票号中的股份,从此“大德通”和“大德恒”票号就成为在中堂独资经营的票号。 关于“大德通”票号创建的具体年代,无稽可考,说法不一。一说是咸丰年间,山西巡抚曾国荃向山西富商借钱助赈,乔家出银36000两,曾国荃亲赠“福重浪环”巨匾。乔致庸认为露了富,遂再开设票号。一说“大德通”的前身是大德兴茶叶庄,在咸丰年间就开始兼营汇兑,同治初年专营汇兑,大约在光绪十年(1884年)正式改名为“大德通”票号。
“大德通”的建制
“大德通”票号总号开始设在祁县城,“七七事变”迁移到北京。号内设经理1人,称掌柜,协理1人,称二掌柜。还有管内事1人,经管号内一切大小事务;管账2至3人,主管号内账务,保障分明无误;管信稿2至3人,主管来往信件,要求恢复及时;跑街3至4人,主要任务在外了解市场行情,到夜晚向掌柜和管事汇报本人所营事业及各庄各行的详细情况。然后共同商议,根据目前银势的松紧及汇水的涨落,统筹规划,开展业务。 在总号之下,设立20多处分号,分布在北京、天津、张家口、沈阳、营口、呼和浩特、包头、济南、周村、周家口、正阳关、西安、上海、汉口、开封、常德、重庆、苏州等大中城市。分号经理由总号选任,称为老板,由他携带印章、砝码、川资、开办费到选定的地方经营分号。分号配备的伙友(工作人员)以分号大小、事务繁简而定。其任务与总号伙友基本相同。一是向各分号通报每日市面银两行情,平稳时用普通信函,暴涨暴落时有用加急专信通知有关系的分号,用通常信件通知无直接关系的分号。二是每月底向总号和连号分庄汇报本月内的营业情况,后三个月的比期,收缴银各多少,盈亏多少,为各分号在收缴生意上做准备。三是年终进行一次大结账,报告总号,以结总号的总账和核对通年账目是否有误 “大德通”票号有十分严格的号章号规。总号成立时有30条,后来又重议号规13条,民国十一年是22条。这些制度充分反映了管理上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为“大德通”票号的稳步发展和生意兴隆创造了制度保障。这虽然是每家票号都必须做到的,但相比之下“大德通”票号更加出色。山西票号中要求伙友“七不准”就是从这里来的,甚至规定码头职工下班回家前要先到总号检查行李物件,从现在看不免有侵犯人权之嫌。
拓展业务积累资本
“大德通”票号的业务,首先是汇兑,其次是存款、再次放款,另外发行票据与代办捐项目。 汇兑分票汇和信汇两种:票汇主要用于来往较少和生疏的顾客,信汇主要用于素有来往的大商号。电汇用于紧急需款,自编密码,日期、平色、数目,均用一二字代替。汇费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数额,由顾客与票号面商,汇费大小因人而异。平常计算汇费,以两地平色的高下,期口的旺淡,银根的松紧,路途的远近等作为估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便利的通都大邑,每千两需二三两汇水,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每千两就需要二三十两,还有的高达七八十两。 存款分定期和活期两种:定期一般为3至5个月,活期可以随时支取。存款来源主要是官款及官吏的存款,商家很少。这是因为票号资本雄厚,官款存入无危险之虞;而且汇兑敏捷,有拨用之便。更重要的是票号存款利息比钱庄低,公款多不计息,私款一般月息二三厘,最多不超过四厘。所以商号和商人多存款于钱庄。 放款的对象主要是钱庄、官吏及殷实铺户。利息按月计算,从六七厘到一分,少数至一分二厘。“大德通”放款时订立借据,一般不收抵押,只凭信用。但对官吏放款因有一定的风险,利息较高。 “大德通”发行的小票使用在北京地区,总额有二三十万两。原来是为了收缴银两方便开具的一种临时票据,从50两到1000两不等。由于“大德通”信用好,有些人以小票作“钞票”使用,多日不去兑现。还有的王公官员把小票存起来积累私财,这无形中给“大德通”增添了一部分资本。另一种是银两票(亦称“银条”)。截止到宣统二年(1910年),发行的银两票总额239828余两,准备金为140000两,发行额超过准备金71%。代办捐项,就是为清朝候补官吏汇兑捐纳银两。这种“卖官”制度为票号带来了不少业务,“大德通”在其中得到了很大好处。 “大德通”票号的财务,分为流水账、老账、现金账和浮记账四种。流水账即各种账目的原始账,如同银行的日记账。各项交易首先分类进入此账,账内抬头下分为上下,上方记收入,下方记付出。 老账根据流水账各个抬头分别记入,包含全部财产的变动情况,据此可知财产状态和营业亏损。老账分入出与收取两种:入出老账记载营业的损益,类似银行的损益部分;收取老账显示对内对外一切资产与负债,收类似银行的负债部分,取类似银行的资产部分。出入老账合计的余额,即等于收取老账的余额。 现金账是为了核算库存,逐日登记出入现金,收付合计的余额,即本日库存之数额。 浮记账的设立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即将往来存款及同行暂记此账,不过流水,月终结算时将收取两方的合计数,一笔转入流水账。 以上是“大德通”票号账目的大致分类,如果细分,还有好多名目。如流水账又分为银流水宝账、钱流水宝账;此外还有万金账、钱往来宝账、银往来宝账、各铺来往账、外借贷账,收借贷账、各路存户汇项账、汇银宝账、收出满加账、出入平色宝账等等。 “大德通”票号凭借自己的地位、信用和严格的管理,资本越来越雄厚。最初资本有六万两,中期增加到十二万两,最高达到三十五万两。
在风雨中搏击
从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轮流执政,政治长期动乱,使票号难以开展正常的业务;加之国内现代银行的兴起和外国银行的进入,使票号失去了原来对汇兑业的垄断。因此,山西票号风雨飘摇,纷纷倒下,惟独“大德通”票号在逆流中竞争,坚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到全国解放,这在票号中是独一无二的。 “大德通”票号能够坚持几十年之久,原因众说纷纭。概括来讲,第一,资金比较雄厚。乔家票号极盛时,仅“大德通”一号架本就达到七八百万之巨。这在山西票号中是少有的,除“日升昌”等少数票号外,无人与其相比。第二,有一个稳健睿智的经理。“大德通”票号的经理高钰,因家道中落,改儒就商,在“大德通”票号做事50余年,任经理25年。他以稳健称著,能够审时度势,筹划得当,谦和勤劳,做事谨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他果断撤回京、津、鲁的分号,防止了战乱造成的损失。北京失陷后,慈禧太后西逃,他与随驾大臣桂月亭联系,将行宫设在“大德通”总号,不仅使产得到保护,由此“大德通”闻名遐迩。当时的各票号经理随着时局的动荡,奢侈成风,抽鸦片的有之,赌博的有之,纳妾者有之,花天酒地者也有之。高钰始终提倡勤俭,黜华崇实。辛亥革命之前,他看到“清室无人,事必大变”,决定“力还外款,以减架本,而实行收敛”。所以,其他票号损失惨重,纷纷倒闭,而“大德通”却处之泰然。民国十二年,为了在动荡中保全,他与投资者乔家再一次对票号进行整顿,要求“大德通”和“大德恒”票号,“益加奋勉,矢慎矢勤,彼此相关,互相赞助,巩固向来之营业,开辟未来之利源,庶为我两号大局增光”。1919年王宗禹继任经理,一切按高钰遗志和条规办事,使十数年间不衰。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研究者涉及的甚少。就是乔家商号和票号兼营,相互援助,彼此照应。乔家在开办票号之后,并没有专营票号,也不是只重票号而忽视经商。特别是进入时局动荡时期,乔家的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等商号仍然非常旺盛。民国十年以后,随着京绥铁路的修建,黄河航运的发达,包头成为更大的水陆码头。各种商业店铺如雨后春雨笋,出现了九行十二社,欣欣向荣,互相竞争。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九行十二社的款源主要来自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三号,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复字号随着包头商业的繁荣更加发展了。民国十六至十八年(1927——1929),皮毛生意很好,复字号又一次获取厚利。之后虽然也和众人一样江河日下,但有这样的商号终比没有好。另外,乔家还在包头开有当铺,在太原设有晋泉源钱庄,这都是“大德通”票号的支撑。乔家复字号商铺与“大德通”票号同时正寝,就充分说明了之间的联系。
(作者为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