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发现了63处标点错误,一作文培训班教师一纸诉状将教育部告上法庭。在郑州市纬五路和经五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写字楼,当事人彭帮怀向记者展示了发现的63处错误,这些错误来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至六年级共8册课本,全部是标点符号的格式错误。(《河南商报》11月13日)
作为教材,课本上出现这么多错误实在不应该,“错版”教材横行校园,有悖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如果这些“错版”教材不是盗版的话,我支持彭帮怀老师状告教育部。作为教育界最高行政领导部门,教育部应该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如果是盗版教材,那么,则更应该有人为此担责,是谁让盗版教材“混”进了正版教材队伍? 其实,教科书错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10月27日,山东潍坊三中初二学生发现《中国历史地图册》出现时间错误;前不久,湖北省通山县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网上发表7000余字的帖文,指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40多个语法、逻辑不严密的病例。可见,“错版”教材大有泛滥之势,若是按照这样的教材去教育学生,岂不是误人子弟? “错版”教材的大行其道,一方面说明教材审定部门责任心不够,审核把关不严,导致“错版”教材能够顺利走上教材“正轨”。另一方面,说明编辑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他们不是将教材编辑审定作为自己肩负的重任,而是敷衍了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与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教育作风实在相去甚远。“错版”容易产生误导,让孩子“错了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实在是害人不浅。 但是,盗版书籍有人喊打,“错版”教材却无人担责,导致教材屡屡出错,并在校园“横行”,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错版”教材横行校园,让人为我们的孩子担忧,也让人为我们的教育担忧。必须有人对“错版”教材负责,教育部应该“追回”那些“错版”教材,并对负责编辑、校对、审核的专家进行追责,只有这样,才能让“错版”教材在校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