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不简单裁员:员工是企业的财富
    2007-09-26    余丰慧(河南 银行职员)    来源:新京报

  9月24日,农行行长项俊波表示,农行在改革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搞减人分流,把人员包袱推向社会,而是要通过加强培训、持证上岗、薪酬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综合改革等措施,把农行现有员工变成财富。

  农业银行有45万大军,人员总量是工行、中行、建行平均水平的1.69倍。改革必然要涉及到被一些人称做“包袱”的人员问题。按照一些专家“代价论”的观点以及其他个别行改革改制的做法,必然沿着大幅裁员的思路来解决这45万员工的所谓“包袱”问题。
  这对于农行来说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为45万员工包袱而苦恼,听从“代价论”专家的建议,按照个别行改制的做法,大幅裁员,把这个包袱推向社会、推给政府。第二种是结合农行改革“三农”定位对人员数量的巨大需求,把45万员工不是当作包袱而是当作财富来对待,充分挖掘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优势和特长,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投身到农行的改革、发展和支持“三农”发展上。
  农行看来选择了后者。围绕“三农”的广阔市场和潜力,把农行现有员工变成财富。这种改革思路比简单的减员分流要来得高明,因为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队伍的稳定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异常重要。
  农业银行机构网点多和人员多的优势是其他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当前,许多代理中间业务主要的渠道还离不开物理网点。虚拟网点(网络等),由于人们要有一个接受过程。
  况且对于安全性问题的担心,特别是一些业务必须落地在网点进行处理,起码一个时期不可能代替物理网点。因而,诸如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等,不可能大举发展物理网点,一些业务必然寻找机构多、网点触角深和广的商业银行来代理。
  农业银行只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优势,对发展中间业务的助推力将很大。农业银行机构和人员遍布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横跨工商业和农业两大领域,无论中资和外资银行,哪一家也不具备这个条件和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利用。
  如果不去发挥每一个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和潜能,一味当作包袱对待,那确实是一个巨大包袱。反之,充分利用好、发挥好每一个机构的作用,比如,发展代理中间业务;善待每一位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把员工用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那么,机构多、人员多不但不是包袱反而成了优势和财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