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锦标主义”不可取
    2007-08-09    熊丙奇    来源:人民日报

    该不该重奖高考“状元”,历来争论不休。最近,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获得68万元奖励的消息,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不可否认,重奖“状元”出发点是好的,如奖励方所说:“营造重视教育的氛围,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佼佼者”。但是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并不总是统一的。一定程度上,重奖“状元”是把教育当成竞技运动,有失偏颇。
    高考是有竞争的,但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过度强调高分和应试,容易与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化的方向相背。
    在一些地区,出一个“状元”也许就可以遮蔽“普九”不足、教育不均衡等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就此搞起了教育“锦标主义”,集中优势资源培养学习的佼佼者,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变成了畸形、急功近利的分数攀比。
    从学生个人的发展来讲,过分强调知识的单一发展,会造成能力与素质发展的失调,对人才成长具有诸多的危害。高考“状元”失意于未来人生发展的,也不在少数。大张旗鼓对高考“状元”进行奖励与宣传,既不利于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心态,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重奖“状元”,也不一定就能促进重视教育氛围的形成。当前关键问题不是大家不重视教育,不是奖励几个“状元”就万事大吉,而是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除了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外,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不是竞技比赛,不一定非去拿“金牌”。高考“状元”不一定就都能成为优秀人才,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唯一道路,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素质,满足社会建设与个人发展的需要。
    据报道,此次福建省这位“状元”的奖金大多来自私人和企业。民间资金力量愿意重视教育,值得肯定。但如果能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把钱更多地用于基础教育,关注贫困家庭子女读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追求上进,全面发展,不把高考分数看成唯一,那么更是善莫大焉!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