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担心方便面价格垄断
    2007-07-27    彭兴庭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由于面临原材料大幅上涨的重压,方便面行业也将加入价格调整大军。从7月26日开始,以华龙、白象等为首的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将整体上调。为此,许多评论者批评方便面企业的这次涨价是一种“价格卡特尔”,是“垄断”。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这是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的行为,在许多国家受到竞争法的严厉禁止。(《北京青年报》7月26日)

  从整体上看,目前的方便面市场被华龙、白象、统一、康师傅等几大厂商垄断着,高市场集中度为方便面企业的“合谋”大开了方便之门。而且,虽然方便面存在各种高、中、低档产品,每个厂家的产品在口味、特色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别,但是,他们所用的原料却八九不离十,在行业内,成本几乎是公开的。成本的对称性为方便面企业的合谋提供了可能。但是,即使各种“合谋”的条件存在,是否就意味着市场经济效率受损,意味着企业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呢?
  事实证明,方便面行业在这几年虽然有很大发展,产品越来越丰富,开始提倡营养、健康,却也历经无序、过度竞争和接二连三的价格战。一碗面的利润,到现在,在产品不断成熟的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下滑到了微利状态。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芝加哥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为依据,证明了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并不必然导致经济效率的丧失。所谓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市场。鲍莫尔认为,只要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即使市场上仅有一家企业完全垄断,在潜在进入者“打了就能跑”的压力下,也将不得不制定经济利润为0的价格。
  在方便面行业,尽管目前市场被几家大厂商控制着,但是,相比电信、能源、电力等,国家已经完全放开规制,方便面行业是一个进入壁垒较低,退出成本也相对较小的行业。由于门槛较低,沉没成本不高,企业进入和退出相对自由,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往往会使目前几大厂商虽坐拥“老大”席次,却也不得不面临激烈竞争的事实。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非常明显:垄断并不必然使公众福利受损,甚至,“在近似的可竞争市场,自由放任的政策比通过行政手段或反托拉斯手段主动管制更能保护公众利益。”
  一般来说,在这样一个近似的可竞争行业,厂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提价的。方便面原材料的上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据我了解,在原材料上涨之初,方便面行业基本上都采取了不涨价策略。现在,面对这个“价格联盟”,我想,政府要做的,不是急于去管制企业的价格行为,而是应以促进可竞争性为重点,消除一切人为的、不必要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为潜在的新企业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
  此外,在我看来,方便面生产厂商的这个“价格卡特尔”能否稳定,也是值得怀疑的。现在,各个方便面企业产品的差别化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完全可以借产品差异来掩盖背叛的事实。何况,成本上升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趁机扩大市场份额、淘汰高成本厂商的一个大好机会。事实上,也正如记者所提到的,“价格联盟”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彩电限价联盟”、“民航机票限折令”……这些经营者之间达成的“价格联盟”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在我看来,我们不必担心方便面市场的“价格垄断”,我们应该担心的倒是电力、石油等存在太高人为进入壁垒的行政垄断行业。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