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于民,鱼和熊掌可兼得
    2007-05-24    马九器    来源:华商报
  上级拨付的群防群治经费不足,为了保证巡逻队的治安巡逻任务进行下去,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办事处向辖区内的单位和门店“筹集”经费,结果引来了种种议论:有质疑的商户,也有支持的群众。
  负有公共责任的机构,本质上是代表民众行使权力的机关,正所谓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职为民所设、人为民所养。公众的广泛纳税与政府的预算拨款,此一“缴”一“拨”不仅从财政上体现了“纳税人”和“公务人员”的关系,更从法理上设计了公权机构经费的最主要来源。这一设计已经为公众普遍认知,一旦有部门背离或逾越这一设计,另辟蹊径向民众要经费,很容易引发公众质疑:这是不是权力摊派?是不是乱收费?是不是滥用权力?是不是以权谋私?尤其是在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未经法律许可,公权机关随意向辖区商户募集经费,显然是“公仆”向“主人”伸手要钱,于法于理都讲不通。即使声称不是强制而是自愿,可是在现实中已经有太多表里不一的“潜规则”案例,何况整个社会的公民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有多少商户真是猪八戒背媳妇———心甘情愿提供经费呢?
  如果把基层治安组织的预算外经费比喻成“熊掌”,把商户的支持比喻成“鱼”,电子城街道办显然是进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境地:向商户募捐解决经费,却引发商户的不信任;完全尊重商户的权利,又无法解决经费,最终难保社会治安。一方是目的良好想法单纯,一方是疑惑不少忧心忡忡,究竟怎么办?难道眼看因经费不足导致巡逻队最终夭折?难道就听任巡逻队靠向商户“募集经费”来解决后顾之忧?有没有“鱼和熊掌兼得”的方法?
  有,当然有,只是那种蕴涵丰富智慧的方法尚“藏在深闺人未识”,但探寻这种智慧的路径却摆在眼前———从“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为人民服务,一切权力受人民监督”的逻辑出发,以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姿态,敞开大门,放下架子,开诚布公地向辖区民众说明巡逻队经费不足面临困境的难处,诚恳地向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求计问策,找寻一条既能解决经费、又让商户心甘情愿、还不违反法律法规之路。
  古有帝尧设“诽谤之木”广纳谏言助国势,战国商鞅以“徙木赏金”取信于民强国体,齐威王靠“重金买骂”振国威,无一不表明,只要敢于善于向民间求智慧,任何问题都能从无穷的民间智慧里找到最佳答案。话说回来,电子城一支几十人的巡逻队经费问题,解决起来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就看是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还是“问计于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