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歌唱业的技能应由受众“鉴定”
    2007-04-23    福建 杨绍福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过文化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长达5年的筹备,对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即将推开,今后从事影视、歌唱、舞蹈等文化行当将需持证上岗,争取在3、5年内逐步做到持证进入文化行业、持证竞聘工作岗位。(据中国新闻网)

  某些行业需要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当老师必须懂得基本的教育原理,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否则就会误人子弟,这些技能自然成为从事教师行业的前提。而演戏则不一样,张艺谋拍《一个都不能少》时,选用的就是些毫无专业知识的群众演员。这在后来反而成为该片的特色所在,因为这些演员没有被表演技巧所限,更容易演出自我,演出生活。而更多演艺明星的成长之路,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演戏不在于你有多高的学历,有怎样的专业知识,关键在于天赋、后天的努力和艺术创造性,以及自身优势的发挥。
  更何况,真正对演员和歌手具有评判权的,是受众而非专家,衡量的准则是个人感受而非专业知识。大学教授演的戏、唱的歌未必比偶像派歌手更受欢迎,反过来,如果把每个歌手都培养成大学教授,反而可能丧失他们本来可以打动受众的特点和特色。如果受众不满意了,再高的职业技能又能怎样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真正体现出了艺术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艺术的价值在于受众的心理感受和生活联想。每个人心中满意的演员和歌手各不相同,即便是号称“歌神”的张学友,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欢。而且即便在喜欢张学友的人心中,喜欢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
  可见,判断演员和歌手好坏的,只能是受众,受众的心理感受决定着演员和歌手的价值。受众才是真正的老板,演员和歌手不是持证竞聘上岗,而是拿着自己的作品,等待受众给自己打分,等待这些老板是否接受他。
  不应忽视的是,影视歌唱的职业技能鉴定不仅毫无必要、没有可能,而且负面影响颇大。它就像一个紧箍咒,限制和约束着演员和歌手的创造性发挥,妨碍这些艺术工作者的个性体现。而失去了个性,没有了创造力,艺术的魅力何在?影视歌唱业的前途何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