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大学扩招已经有九个年头了,这场跃进式扩招带来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据媒体最近报道,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而这,只不过是弊病的一个方面。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大学4年的学费相当于西部一个农民14年的收入。如果上大学能改变命运,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也算值得,但事情不是如此简单。有的农村家庭因为一人上大学而变得一贫如洗。更难办的是,一些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大学扩招的重要原因。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7%,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的阶段。但是,这个结论并不能让国人欣喜,因为大学生在质量上有所下降,一些学校的培养方式也脱离社会实际需要,致使大学教育水平并没有整体得到提升。
超常规的扩招给大学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各高校通过巨额贷款,新校区被陆续开辟出来,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但学生平均分享到的物质资源有所减少,精神资源也更加匮乏。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文化比硬件更重要。这里的文化也就是精神资源,伴随扩招,优秀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因为学生多,这些老师在教学中疲于应付,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因为扩招,学校领导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教学和科研而是到处弄钱搞建设,文化建设被抛在一边。扩招带来的浮躁化、功利化倾向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大学扩招带来的种种弊端相对应,职业教育却在我国越来越表现出好的发展趋向。“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计划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用于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等工程。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艰难,而高职、技校毕业生由于供小于求,造成许多企业招工不足。两相对比,让人不得重新审视高校扩招的合理性。
教育的目的是普化知识,使人们通过掌握知识过上美好的生活,而不能掺杂功利性。面对大学扩招,理性面对其利与弊,进一步探讨其可行性,是对学生的人生负责,也有助于教育本源的回归。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