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12 作者:林江枰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
肯德基“滤油粉”事件再次掀起食品安全风波。陕西媒体昨日曝光了肯德基未经卫生部门批准,向煎炸食品的食用油里添加化学品———“滤油粉”,延长食用油寿命达10天之久。专家指出,即使抛开“滤油粉”是否安全这个话题,煎炸油长期使用,油的营养价值也肯定会大为降低,同时,反复对油加热,油脂还容易产生其它有害物质。 这已经是肯德基第N次卷入食品安全风波。倘若在美国,任何一起所承担的成本都足以令它心悸,但是中国,每次都是媒体率先报道,等媒体热炒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关部门往往才姗姗来此,要么是我们没有相关标准,要么是法定处罚力度太弱,对这些食品巨头根本无可奈何。 肯德基声称:中国肯德基餐厅使用“滤油粉”处理后继续使用的烹饪油,完全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指标要求,一旦接近指标要求限度,都会立刻废弃。 这里面可能透露出两个信息:其一,我国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指标要求过低,肯德基在被指“延长食用油寿命达10天之久”的情况下,依然符合指标要求。真不明白这样的指标还有什么用。其二,由于监管不到位,有关部门对肯德基所说的“一旦接近指标要求限度,都会立刻废弃”是否真正做到了,往往是一无所知的。对于我国食品监管方面的软肋,这些精明的跨国巨头早已了如指掌,因此,肯德基表现出了比监管部门更底气十足的自信,这种对比难道还不够荒唐吗? 一个企业自然应该讲社会责任,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制度催生出来的,而不是靠其自觉成长起来的。那些在国外社会责任感原本非常强的跨国巨头们,为什么到我们这里之后却常常表现出忘恩负义甚至冷血的一面?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缺少促使企业尽职尽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力量。 近年来,我国食品危机频频发生,原因不出两点:第一,相关标准太落后,指标太低。第二,监管缺位或监管不力。当时苏丹红事件发生时,有关部门连检测标准都没有,即使相关企业被证实“涉红”,有关部门也只能徒叹奈何。作为食品监管的主体,有关部门为何不能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对指标进行改进呢?监管的缺位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食品危机发生了那么多,蓦然回首,问题依然存在,其他事件还会接着肯德基“滤油粉”继续上演,或许,这才是真正令消费者悲哀之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