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电投可持续发展路线图
在调整结构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2009-01-13    本报记者:李新民 汪波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全年完成发电量2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煤炭产量3705万吨,同比增长36%;电解铝产量46万吨,同比增长26%;集团销售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位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这是一组来自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的2008年统计数据。
  在全国发电企业几乎普遍陷入政策性亏损的形势下,中电投何以交出这样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中电投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认为,这应当归因于集团公司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他说:“中电投近年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和电源结构调整步伐,走出一条从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集团转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布局优化:电煤运多管齐下

  作为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电力无疑是中电投的核心产业。然而,近年来面对煤炭价格的上涨和电煤运力的不足,中电投提出了“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方略,在电力发展的同时,中电投在煤炭、铝业、运输业等方面也获得快速发展。
  2008年初,中电投集团对蒙东能源进行了资源整合重组。一年过去,在国内煤炭供应趋紧,电煤价格大幅上涨的形势下,蒙东的协同效应愈加明显。原煤产量突破3700万吨,电解铝达到45万吨,完成发电量291亿千瓦。按照规划,到2015年,蒙东能源产业总规模将达到年产煤1亿吨,铝100万吨,电力装机1400万千瓦,铁路1000公里,港口吞吐量5000万吨。
  蒙东能源只是中电投集团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产业集群、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个典型坐标。近日,伴随着宁夏红墩子等项目的实施以及青铜峡铝业和贵州金元的重组,中电投初步形成了蒙东、宁东、黄河、新疆、贵州、黑龙江等六大产业集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充足的资源。数据显示,中电投新增电力储备2亿千瓦、煤炭资源80亿吨。
  在上游资源配置不断增强的同时,中电投又把目光投向运输业。陆启洲指出:“中电投要建设自己的铁路和港口,煤炭资源就能通过铁路到港口下海,供应到东南沿海的电厂,最终通过海运实现‘北煤南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煤电联营。”
  2008年3月11日,中电投和中海运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拓展合作领域,将做大做强合资公司上海友好航运公司,重点保障中电投电煤“北煤南运”;同年12月17日,全长331公里的中电投赤大白(赤峰-大板-白音华)铁路全线贯通,而在此前,作为赤大白铁路向港口进一步延伸的标志,全长282公里的中电投锦赤(锦州-赤峰)铁路在6月19日全线开工,加之已经获得的锦州港煤码头控股开发权,一条“煤炭下海”的大通道基本形成,为下一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奠定了基础。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适度延伸产业链,有效防范、规避、化解单一产业结构在市场环境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是企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陆启洲说,“2008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推进的‘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已经形成中电投集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特殊优势。”

  电源结构“绿”化: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对电力企业来说,“发展”的涵义不仅仅是“量”的扩张,更主要是“质”的提升。数据显示,2008年中电投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电源结构的比重大大提高,已占到总装机容量的24%。
  先说水电。作为中电投旗下的两大水电开发主力军,黄河水电和五凌电力一北一南,竞相发展。2008年,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的拉西瓦水电站机组安装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黄河班多、羊曲等水电站前期工作开展步伐加快,龙羊峡以上河段水电资源开发正齐头并进加速进入开发阶段。五凌电力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步伐正在有序推进;广西长洲水利枢纽实现一年多投目标……
  据统计,2008年11月15日,随着广西长洲8号机组的并网发电,中电投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13万千瓦,占到总装机容量的20%。而目前中电投水电在建规模783万千瓦,占在建总规模的34.2%。至2010年,中电投集团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700万千瓦,继续“领跑”其他发电集团。
  再说核电。在开创性地保护和开发一批内陆核电厂址后,中电投集团在广西、湖南、吉林、重庆等地区核电项目的推进工作更加有力。2008年,中电投集团的核电实现净利润将近10.5亿元,成为保障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家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依托项目——中电投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核岛工程提前两个月开始负挖。与中广核共同控股开发建设的辽宁红沿河核电工程1号核岛钢衬里高度已达41.3米。控股建设的江西核电项目已确定为国家首批内陆核电项目之一。
  据了解,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核电将迎来大发展机遇。中电投集团已制定核电发展战略,确定2020年核电投运1400万千瓦。
  在当前最具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中,风电是不消耗一次能源、绿色环保的能源生产方式,发展风电对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在我国一次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中电投集团正在加大风电领域的投资力度,风电发展步伐加快。
  目前,中电投甘肃酒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经投产发电;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公司百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推进。同时,中电国际大丰2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目前国内单期规模最大的风电厂之一。此外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风力发电厂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这是中电投集团在内蒙古投产的第一座风电厂,另一家达茂旗风电厂也将于今年投产。
  按照中电投规划,到2020年,集团水、核、风等清洁能源比例将达到总装机容量的50%。

  火电机组“强”化:“上大压小”成效卓著

  中电投组建之初火电机组比重大、机组小、设备老,加快火电产业升级步伐成为中电投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借助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东风,中电投燃煤机组向着高参数、大容量、环保高效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方向不断递进。
  “压小”,中电投走最前头。2008年5月,随着中电投开封光明电厂2号机组13.5万千瓦火电机组顺利关停,中电投集团全年累计关停小机组24台245.5万千瓦,不仅全面完成“十一五小火电关停目标”,还成为首个提前两年完成小火电关停任务的发电集团。
  “上大”,中电投更是一马当先。仅2008年全年核准电力905万千瓦,同比提高近五倍。包括百万千瓦级的大漕泾、平顶山二期在内,开工690万千瓦,投产685万千瓦。大别山、通辽、霍林河等8台60万千瓦机组连续高水平投产,有效改善了火电结构。
  目前,中电投集团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已提高到66%。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比例逐年增多,节能降耗作用越来越显著。2008年,中电投集团新投产机组供电煤耗均低于320克/千瓦时。上半年投产运行的阚山2号机组、大别山1号机组供电煤耗达到了315克/千瓦时。其中,阚山项目能耗指标居全国同类机组领先水平。
  统计显示,2008年,中电投供电标准煤耗率同比下降8.15克/千瓦时。完成27台机组脱硫改造,新增二氧化硫减排能力13.75万吨/年;二氧化硫、烟尘、废水排放总量同比分别减少66. 75万吨、4.72万吨、1704万吨。集团被联合国相关组织授予“节能环保示范企业”称号。
  2008年,中电投火电领域还先后创造过多个第一:国家首批60万千瓦超超临界阚山1号机组进入满负荷试运行;国家首台空冷国产化示范项目通辽三期进入整套启动阶段;国家首批大容量、高参数的燃机——郑州和漕泾燃气电站顺利投产发电。特别是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1号机组投产并网发电,作为“煤电化铝路港”绿色价值倍增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机组投产实现了在高寒地区、国内没有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建设采用60万千瓦国产化亚临界空冷机组电厂的突破,成为中电投火电机组结构调整的新坐标。

  相关稿件
· 中电投:抓住“核”心 “风”生“水”起 2009-01-06
· 中电投集团重组控股贵州金元 2008-12-30
· 中电投宁夏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2008-11-25
· 中电投集团打响下半年扭亏攻坚战 2008-07-24
· 中电投集中招标半年节资13.3亿元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