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衍生品监管瞄准三大主线
    2008-12-25    本报记者:方家喜    来源:经济参考报

  12月以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6楼大会议室里密集召开主题讨论,“新兴市场金融衍生品发展的路径选择”“什么是真正的套期保值”等论题对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发。
  记者同时从上海、大连、郑州等三大期货交易所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来,三大交易所的研发、产品、市场等部门也在逐步加强对衍生品的稳健操作和风险控制。
  据观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将形成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功能、优先发展场内品种等三大监管主线。

  跨市场联合监管大幕启动

  市场和监管的声音正在一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国内金融衍生品不是观望和停滞,而是要理性而稳健地发展。
  “联合监管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国内市场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加强监管有利于存量产品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增量产品的适当创新。”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一位负责人表示。
  根据银行业衍生产品业界联系机制对9家中资银行、16家外资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抽样调查,截至2007年9月30日,利率类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3982.64亿元;外汇及黄金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8894.36亿元;商品及其他产品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26.64亿元;股权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156.41亿元;信用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8.26亿元。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跨市场联合监管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新的一年里,在证监会的部署和协调下,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将完善和签署跨市场监管协作系列协议,金融衍生品市场联合监管步入制度化轨道。
  记者从有关监管部门了解到,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推动下,2009年将有近100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基金公司等,签署《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方面迈出步伐。
  另据中国银监会的消息,为了加强衍生产品业务的持续监管,银监会首先加强了对衍生产品业务的非现场监管。鉴于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和市场化趋势较高,银监会对衍生产品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进行了研究与论证。目前,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已设计完成。
  据透露,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业务发展与基本风险状况将进一步全面纳入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这将极大增强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非现场监管能力与风险管控能力,提高衍生产品的监管有效性,有助于银行业衍生产品业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据透露,由央行、银监会、证券会和保监会将成立联席会议制度,有关工作小组定时对国内金融机构衍生品进行一次沟通和讨论。

  交易所走上监管前台

  前段时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终身主席利奥·梅拉梅德来华会见了中国有关监管机构,他建议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监管机构大力倡导通过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场外衍生品的中央对手方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似可让交易所承担更多监管责任,其在建立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及降低信用风险方面有重大优势。”
  事实表明,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由于信用风险高等原因,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更容易取得成功。韩国是重点发展交易所产品并取得成功的典范。而墨西哥的做法则恰恰相反,由于墨西哥过早开放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迟迟未能建立起交易所衍生品市场,以至于在1994年金融危机中一败涂地。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有关制度已经在国内相关交易所成熟实施多年,比如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各项风险处置等。因此,优先发展交易所衍生品市场积累监管经验和风险控制经验,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明表示:“深交所的中长期目标就是打造现货和衍生品一体化的综合市场,提升深交所核心竞争力。”

  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

  最近,国内有关方面在坚定一个认识,此次金融危机深刻揭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过度发展与监管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新兴市场,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正确政策方向。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球三大类金融衍生品在场外和场内的交易额比例关系分别为:利率类场外占83%,场内占17%;货币类场外占99.4%,场内占0.6%;股票类场外和场内各占50%。从场外和场内的市场结构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银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场外金融衍生品缺乏透明度,CDS等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场外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复杂、流动性不足、缺乏逐日盯市结算与中央担保方的机制,对手方风险最终引发了场外市场的混乱。
  据透露,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都在形成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我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还欠缺衍生品交易经验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发展基本的、简单的场内标准化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和相应的期权等。

  相关稿件
· 周小川表示:中美两国应加强金融衍生品监管 2008-12-05
· 黄明:发展金融衍生品应求"简单"戒"复杂" 2008-11-27
· 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美国教训与中国选择 2008-11-14
· 中国还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吗? 2008-10-31
· 里昂证券专家:A股市场呼唤更多金融衍生品 200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