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高物价无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手抓增长 一手防通胀
    2008-07-21    本报记者:方烨 韩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年初时,中央确定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和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经济工作重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经济增长开始减速。
  在上半年国内居民消费价格(CPI)仍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了一些人的忧虑,甚至出现了中国可能出现“滞胀”的担忧。不过,大多数专家学者相信,只要有关部门能够处理好防止通胀和保证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经济完全可以做到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平的同时,让物价逐步回落。

经济出现滑坡风险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工业企业受到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升值、市场需求萎缩的双重挤压,生存环境愈发严峻。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与前五个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2%,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26.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当前的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着出现滑坡的可能性。除了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外,余斌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的减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统计,我国今年以来的外贸出口增长已经下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对经济也有影响。据测算,南方雪灾造成的损失对今年GDP的不利影响将在0.6个百分点左右。
  同时,今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不稳定也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余斌说,从去年年底开始,整个房地产领域开始出现住房的滞销或者价格下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有60多个,房地产业的萧条一定会对经济运行产生直接影响。此外,由于证券市场的不稳定,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能够融到的资金会大幅度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它们投资扩张的能力。
  余斌还指出,因为资源型产品价格扭曲而导致的供不应求,有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不能靠减速控制通胀

  “去年以来,CPI上涨的幅度比较大,抑制通货膨胀的任务非常重。但与此同时,经济可能出现滑坡的风险也绝不能忽视。”余斌这样对记者说。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哈继明也表示,尽管当前面临着很重的调控通胀的任务,但是也绝不能因此采用可能导致经济下滑的调控手段。
  哈继明说,有些人建议中国应使经济大幅减速、减缓需求,通过经济“点刹车”来实现控制通胀,这种建议并不可取。他不认为中国的通胀是经济过热带来的需求拉动型通胀。中国不应采取过度行政调控、使经济大幅减速的方式来应对通胀,特别是考虑到外部环境将显著对中国出口不利的局面下。
  “下半年经济停滞不前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来看,物价问题更关键。”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主任李鲁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应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度放宽的做法并不可取,但应适度增加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与灵活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则认为,“一味压物价绝对不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首要目标应该是尽可能在保增长与压物价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

在防通胀的同时保证增长

  然而怎样才能取得这一平衡呢?
  夏斌建议,在货币政策上,从紧方针不能动摇,但是从紧的程度应尽可能地确保GDP增长不低于9%;在财政政策上,为防止经济下滑过快,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稳健的。此外,要尽快打破市场上夸大的汇率升值预期,并保持一段时期的相对稳定。
  在调整物价方面,夏斌认为,将物价一步调控并控制在较低水平,不仅中国经济与社会承受不了,世界经济也承受不了,应该规划、调价、补贴、管制与舆论引导相结合。
  李鲁阳也认为,一味行政控制物价的办法将会长期蓄积矛盾,一旦爆发,后果更严重。尽量将国内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尽管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不能止步不前。
  “应当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对一些财政补贴进行适时适度调整,提高老百姓对高物价的承受能力,刺激内需。”李鲁阳建议,在高物价时期,对城市低收入人群可以采取实物补贴而非货币补贴。此外,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甚至将利息税降为零,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另外,目前的补贴不能让农民“解渴”,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适度放开粮价,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对于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李鲁阳说,对民间融资方式不能一味“堵”,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努力发挥民间融资的作用。对企业的政策支持也要有保有压,目前经济涨速的回落也给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时机,一些落后企业与产品会更快被淘汰,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要想更好地应对物价上涨,哈继明建议,从长期来看,政府应当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出物业税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有效遏制土地价格上涨;继续补贴粮食生产环节。

下半年经济依旧看好

  尽管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比上个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看起来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减速。但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却认为,这正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成效明显。
  李晓超表示,这一回落是平稳的,而且是在结构调整中的回落。再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速仍然较快,未来经济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活力,可以说经济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也表示,中国仍然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他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应该保持在8%到9%,仍然是高增长。”
  李鲁阳也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积极,不会出现滞涨现象。尽管当前我国的外贸形势不乐观,也还存在房地产金融方面的风险,以及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但预计全年GDP仍将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长。
  至于物价,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他说,由于“央行近期一直在坚持收紧的政策,丝毫没有放松。……接下来的几个月,CPI很可能会沿着6%、5%的速度逐渐回落下去,直至企稳。”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预计,下半年CPI大幅度继续上扬不太可能,但也不会很快大幅回落。今年全年CPI有望呈前高后低态势。

  相关稿件
· 宏观调控实现目标 防范通胀仍为要务 2008-07-18
· 应对高物价,减税可能有多大? 2008-07-11
· 高物价增大成本压力 欧美食品商自保有术 2008-04-18
· 高物价下没有真正的赢家 2008-03-07
· 各国百姓承受高物价之痛 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