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部水稻主产区调查
    2008-04-01    本报记者:王春雨    来源:经济参考报

黑龙江东部水稻主产区调查之一:粮农不愿再种水稻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东部水稻主产区调查发现,受水稻收购价格偏低和农资涨价等因素影响,黑龙江水稻种植效益下滑。与往年相比,水田的承包价格大幅下降且流转不畅,放弃种粮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明显增多,部分地区还出现农民不惜牺牲粮食产量,打算减少化肥等农资使用量来降低种地成本的苗头。

水田承包价下降但无人愿意承包

  眼下正是农民备耕的忙碌时节,与往年春耕前水田承包的紧俏行情相比,今年黑龙江部分水稻主产区水田的承包价格大幅下降,水田流转进度较往年后延。鸡东县鸡东镇古山子村书记段世一告诉记者,2007年村里每亩水田的承包价格在300元左右,今年每亩水田的承包价格已经下降到200元左右。桦川县苏家店镇桦树川村农民赵芳印告诉记者,去年农民种水稻积极性很高,全村只有400多亩水田对外承包;今年全村对外承包的水田预计要超过1500亩。去年春耕前每亩水田承包价将近300元,当时有很多农民抢着包地;现在每亩水田200元都没人愿意承包。
  七台河市铁山乡五星村农民王越辉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去年他承包了40多亩水田,仅承包费一项就花去了一万多元。记者在王越辉今年的水田承包租金收缴方案上看到,因水稻收购价格偏低,土地发包方决定将水田的承包价格在2007年的基础上每亩下调40元。鸡东县鸡林乡东林屯农民崔浩范去年承包了215亩水田,花了六万元的承包费,他当时一次性签了三年的包地合同。崔浩范今年打算以每亩减少100元承包费的价格将这些水田转包,但直到目前还无人问津。
  虎林市新东乡连山村书记刘均灿说,去年村民在外村承包水田7000多亩,今年预计村民承包水田量将减少一半左右。虎林市伟光乡太平村书记周学龙说,村里每年对外发包三万亩水田,2007年春耕前,这些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但今年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不高,到目前为止还有5000多亩水田没人承包。

部分稻农为降成本减少农资投入

  调查中一些农民说,今年生产资料大幅涨价,即使2008年秋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每斤上调几分钱,增收的部分也几乎被农资上涨抵消。由于种植水稻效益低,很多农民为降低种地成本,打算降低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使用量,这将对今年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鸡东县鸡东镇古山子村郭祥成2007年承包了60亩水田,承包期限为两年。郭祥成告诉记者,他去年包地种稻几乎没有利润,今年不想继续种水稻,由于土地的承包合同还没有到期,他只得继续种粮。为降低成本,郭祥成今年打算将每亩水田的化肥用量由100斤减少到60斤,其中今年涨价最多的磷肥要比往年每亩地少用20斤,仅化肥一项就打算比去年少投入近5000元,这将使水稻平均亩产由去年的1100斤下降到900斤左右。郭祥成说:“如果保持用肥量,增产的粮食不一定能抵消化肥涨价增加的成本,算下来减少种地投入更划算。”
  基层干部群众反映,除投资意愿不足外,春耕资金有限也是造成农民减少投入的重要原因。目前农资市场化肥价格仍在上涨,这就造成农民要相应减少化肥的购买量和使用量。

农民不愿种稻

  鸡东县鸡林乡东林屯农民金钟源是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2007年他种了近200亩水稻,收获了近17万斤稻谷,如果按照目前的价格出售,除去农资投入和承包土地的费用,金钟源一年下来要赔本两万元。金钟源说,由于种稻赔钱,他把两年来花18万元购置的农机以八万元的低价格处理掉,承包期为四年的水田也低价转让给别人,全家已准备好外出打工。鸡林乡副乡长许仁术告诉记者,东林屯去年有12个水稻种植水稻大户,今年只有两三户继续种水稻,其余都打算外出打工。
  调查中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去年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在400元左右,如果加上土地承包费,每亩水稻的成本在800元左右,按照目前水稻最低收购价卖粮,承包土地种稻的农民就要赔钱,即使水稻最低收购价每斤上调几分钱,按照今年的生产资料涨价幅度计算,农民仍无利可图。
  鸡东县鸡东镇古山子村农民胡俊伟去年种了14亩水田,虽然这些水田是他的口粮田,没有承包费,但年底算下来一年的收入也只有4000元左右。胡俊伟说:“现在外出打工一年能挣一万元左右,而且风险小,不需要投入,种水稻还不如外出打工。”桦川县是黑龙江的水稻主产区之一,桦川县农委副主任张敏告诉记者,由于种稻效益不好,今年春节过后全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大约比去年多5000人。
  黑龙江水稻主产区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的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应出台措施,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降低农民种稻成本。此外,还应从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对稻农补贴等方面出台惠农政策,保护黑龙江农民种稻积极性。

黑龙江东部水稻主产区调查之二:农民为啥不买保护价的账

  虽然国家已对水稻实行保护价收购,但由于托市收粮价格偏低,造成水稻余粮销售缓慢,农民惜售。黑龙江水稻主产区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有关部门应采取增加补贴、适当调高水稻最低收购价的方式,保护农民种稻积极性。

虽有保护价销售仍然不畅

  虽然国家在黑龙江实行保护价收购水稻已有三个多月时间,但记者在黑龙江东部的水稻主产区走访时发现,农民手中仍有大量水稻等待出售。鸡东县鸡东镇古山子村书记段世一说,全村一共有水田3060亩,去年水稻平均亩产约1100斤,但截止到3月初村里的水稻只销售了20%左右。鸡东县粮食局副局长于德清告诉记者,鸡东县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34.5万亩,水稻产量约19万吨,截止到2月底,全县粮食部门只收购了1.4万吨水稻,其中托市收购水稻只有8100吨,全县仍有15万吨左右的水稻积压在农民手中。
  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5日,黑龙江省水稻余粮销售161.7亿斤,仅占商品粮的64.2%。据七台河市粮食局计调科科长李祥奎介绍,七台河市去年水稻产量约11万吨,全市八家粮库截止到3月初共收购水稻4.5万吨,其中托市收购水稻仅有1.7万吨左右。桦川县是黑龙江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2007年全县区域内水稻总产量约50万吨。桦川县粮食局局长曾宪凯告诉记者,截止到3月初,全县三个执行托市收购的粮库收购水稻约为7.2万吨,全县共有100多家稻米加工厂,可转化水稻30万吨左右,农民手中仍有10万吨左右的水稻待售。

“托市”粮库敌不过民营米厂

  一些承担托市收购任务的粮库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去年秋天水稻的开秤收购价格相比,保护价能使农民平均每吨水稻多收入百元左右,所有托市收购粮库资金充足,敞开收购,并且积极为农民提供卸粮等服务,但很多农民仍对保护价不买账。为追求高粮价,很多农民将品质好的水稻优先卖给民营粮食加工企业,把剩余的水稻卖给粮库,影响了保护价收粮的质量。
  桦川县第二粮库是一家托市收购水稻的粮库,粮库主任车仁君告诉记者,粮库覆盖范围内的水稻产量约为30万吨,粮库目前托市收购水稻量只有三万吨,春节过后平均每天的收粮量不足50吨。记者3月4日上午在这家粮库看到,虽然粮库敞开收粮,但在记者停留的近一个小时里,并没有农民前来送粮。黑龙江省桦川付士米业有限公司与桦川县第二粮库只隔一条马路,记者在这家民营粮食加工企业的收粮登记簿上看到,4日上午共有六户农民前来送粮,有的农民一次就送来40多吨水稻。付士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说,从去年10月下旬到今年2月初,企业共收购水稻7.3万吨,春节过后企业平均每天的收粮量都在200吨左右。
  记者在付士米业采访时,随机询问了几个前来送粮的农民。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红卫农场农户李明告诉记者,他此前曾把粮食送到农场附近的一家托市收购定点粮库,检验后给出的价格为0.76元/斤,而同样的粮食付士米业给出的价格为0.825元/斤。虽然红卫农场距离付士米业有260多公里,超出了正常的送粮距离,但李明去年共收获了200多吨水稻,除去运费后能多收入一万多元。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农户陈印德说,民营企业的水稻收购价格高,而且以质论价不欺骗农民,农民都愿意把好粮卖给民营米厂,只有民营米厂不收或品质一般的粮食才卖到粮库。陈印德用卡车拉来了40吨粮食,经检验后付士米业给出了他0.84元/斤的收购价,一车粮食就能让陈印德多收入4000元左右。

保护价应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国家宣布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将适当上调,但受生产资料大幅涨价影响,这个价格仍然低于农民的心理预期。农民按保护价卖粮无利可图甚至赔钱,这是农民拒绝保护价的主要原因。
  一些民营水稻收购企业负责人认为,农民之所以愿意把粮食卖给民营米厂,主要原因是民营米厂价格高,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收粮以质论价,杜绝了国有粮库收粮中可能存在的“人情粮”、“关系粮”现象,能让农民放心卖粮。
  黑龙江水稻主产区基层干部群众建议,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水稻商品粮生产基地,保护黑龙江稻农的种粮积极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应在核算黑龙江农民今年种稻成本的基础上,调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此外,国家针对水稻销区的补贴政策应适当向产区转移,增加稻农收入,使保护价真正让农民受益。

  相关稿件
· 黑龙江:农发行放贷24.7亿元支持化肥收储 2008-03-26
·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可开发风能超500万千瓦 2008-03-25
· 黑龙江部分地区“奶牛补贴”难落实情况调查 2008-03-24
· 黑龙江化肥市场异动供销社主体地位待回归 2008-03-18
· 黑龙江:农民备春耕有“三盼” 200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