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尤其是花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到底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桶花生油的利益是如何分配的?花生油还能不能“挤出”一些价格空间让利消费者?记者找到山东一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花生油加工企业负责人,与他细算了一桶花生油的利益分配账,他认为花生油上涨农民获益最大,加工企业赚取的仅是微利,流通环节还有价格“水分”可挤。
|
拉萨一家超市的售货员在整理食用油柜台。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 花生油价格上涨农民获益最大
记者:食用油和猪肉一样,“领跑”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能否以眼前这桶五升装花生油价格的变化,说明一下花生油价格上涨的利益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到底是如何分配的? 企业负责人:可以。谈这个之前先把结论说明:在这轮花生油价格上涨中,农民获取的利益最大。我觉得这个结果是公平的,不能老让农民从种植中收获微薄的效益。先从原料花生米的收购价格说起,2007年这个时节花生米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5.6元至5.8元,一直到2007年中秋节以前维持这个价格,涨幅不大。中秋节以后花生米一路看涨,花生米价格先涨到每公斤6.2元至6.4元,现在已涨到每公斤9.0元左右。从这个价格比看出,原料价格涨了60%左右。 再看成品食用油的价格,我们就以这桶五升装的花生油为例,2007年这个时候出厂价是68元,现在出厂价是95元,零售价是102元,价格涨了40%左右。从收购价和比价可以看出,农民是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现在花生价格高,农民越来越惜售。春节之前我们有1000吨花生油供货协议,但原料保证出现了问题。 采访佐证:我们采访了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兴隆店子村几位种植花生的农民,这位企业负责人所言与农民们所说大体相符。农民们说,2007年这个时节收购价也就是每公斤5.8元至六元,历史上有过每公斤7.2元就算最高的了,现在收购价是每公斤8.6元,有多少都不愁卖。
加工环节“榨取”微薄利润
记者:加工压榨企业是否也从涨价中受益? 企业负责人:可以说基本没受益。先从加工说起,100公斤花生收购价是900元,加工费需要20元,按照出油率42%计算,再扣除5%至6%的水分,100公斤花生大体可出油42公斤,出粕51公斤。每公斤粕可以卖三元,扣去这部分收益,生产42公斤的花生油成本是767元,也就是说每公斤花生油的成本是18.26元左右。 当然如果出油率再高一些,成本控制再好一些,成本可以控制到稍低于18元。我们现在对外出厂价是每吨1.8万元,这中间每吨还有200元讨价还价的余地,出厂报价时是每吨1.82万元。 这桶五升装的花生油是4.6公斤,按每公斤成本18元算,油的成本是82.8元,一个包装桶的成本是六元,省内运费最便宜一元,这样每桶油成本90元。我们的出厂价是95元,但这五元不是我们都能赚到的,一会儿我要说。可以说,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们毫无好处,因为销量要受到一定影响,而单位利润没有变化。 采访佐证:记者又找了另外一家与其规模相当的花生油加工企业,这个企业(莒南金胜粮油实业公司)每桶五升装花生油的出厂价是96元,他们介绍的利润空间与我们采访的那位企业负责人所介绍基本一致。
流通环节的利润能“挤”出水来
记者:一桶油成本是90元,超市价格是102元,这12元是如何分配的? 企业负责人:可以说大头都让超市赚走了,现在超市有许多黑行规,流通环节太黑了。先从超市“黑行规”说起吧。一家超市公司有三个连锁店,每个店都要收“过节费”,一年有“五个节”: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还有“一个庆”:公司有“公司庆”,分店有“店庆”。每个节庆我们供货商都要给他们交费,少则1000元,多则2000元。每年一家超市公司至少要两万元的费用,他们给我们开的发票叫“促销管理费”。 另外,我们必须支付促销员、导购员的工资,这些促销员和导购员归超市管理,他们不光推销我们一种商品。我们在山东的三个大城市的超市里共要支付15名促销员工资,每人每月700元,另加销售提成。一桶油成本是90元,出厂价是95元,以上这些费用要从这五元差价里计为销售成本,就是说五元里我们赚到的只有三至四元。 我们供给超市的价格是99.5元,这4.5元归超市所有,他们叫“返利”。一桶油上架时他们顺价要再加上2%至3%,这样一桶油在超市价格变成了102元,食用油终端价格就是这样定出来的。 超市有一句行话叫“顺六扣五”,也就是说利润要留10个点左右。即这近百元的一桶油,我们折扣赚三至四元钱,超市赚走了大头,他们的利润空间太大了。一些大企业可能和他们有谈判的余地,但我们和他们谈时,稍不如他们的意,就拿产品撤架来威胁。 建议:采访快结束时,这位负责人说:“我琢磨了几天,想提个建议,国家出台临时的价格干预政策,这种调控有利于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稳定市场,作为加工企业我们非常理解。我想国家有关部门也该治理整顿一下流通领域的秩序,应该打击一些超市的陋习行规,这里是有降价空间的。另外要注意打击假冒商品,比如市场上有时能看到60多元一桶的‘花生油’,那是渗了其他油调出来的,绝对不是花生油。”
缺乏规划预警
难脱大起大落
从肉蛋奶价格涨跌看养殖业发展的宏观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的养殖业发展重复着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而每一次总结经验教训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总能找到理由把责任推到市场和农户身上:市场变幻莫测、农户盲目跟风、散户养殖水平低……种种理由把宏观预警缺失、产业引导“短视”等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从记者多年来采访和关注养殖业的情况看,我国养殖业发展至少有以下“失误”被忽略。[详情]
物价调控需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生猪养殖业和花生产业带来的警示与启示
今年的两会,物价问题最为牵动人心。如何有效地调控物价呢?政府调控物价应处理好怎样的关系呢?记者在采访中,许多同志认为,要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把物价稳定在合理和适度的范围之内,必须处理好农民增收与物价稳定的关系,开拓国际市场与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关系,市场形成价格与行政干预价格的关系。[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