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力争让工贸利润回流农村
探索“以工哺农”新路子
    2007-09-25    本报记者:王进业 王汝堂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诸城是山东省具有较强改革精神的一个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先后创造出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民服务联动等在国内、省内均有一定影响的改革经验。
  最近,记者到诸城市采访,发现这个市正在积极探索“以工哺农”的路子,集中力量发展惠农型县域工业,开辟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造“利益回流型”农业产业化体系

  诸城市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每年都达四五亿元。市委、市政府认为,对建设新农村来说,这些资金仍是杯水车薪,必须把“以工哺农”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战略支点,构建城乡利益紧密型产业体系,建立让工业、商贸利润回流农业、农村的有效机制。为此,诸城市把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体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诸城市用标准化和合作化改造、提升原来比较松散的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构建起公司+自属基地(农场)+农业工人以及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体系,形成生产经营标准化、企业产品品牌化、市场格局国际化、利益联结紧密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格局,众多农户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有机环节。市里把各乡镇当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和现有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作为考核重要内容,按名次给予重奖,调动基层发展龙头企业的积极性。
  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达400多家。肉鸡、生猪、特种动物、蔬菜、花生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多个,入社农民10万户,85%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带动全市70%以上的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全市70%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在50%以上。

着力发展惠农型县域工业

  诸城市把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惠农型工业作为“以工哺农”的基础工程,对原来的十几个主导产业删繁就简,重点构建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服装纺织业三个“龙型”经济体系,形成“链接”城乡的产业集群,带动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其销售收入占到全市工业的85%以上,吸纳十几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如服装纺织业已形成纺织、印染、成衣一条龙,配套企业达300多家。新郎希努尔集安置农村劳动力一万多人。董事长王桂波介绍,职工平均年收入近两万元。一人就业,全家受益。
  诸城市注意引导一些大企业把“腿”伸到乡下,利用前些年一些乡镇企业倒闭、学校合并等腾出的闲地空房设厂。诸城市朱解镇一处停产的砖厂多年废弃,现在经过改造变成了义和车桥公司的生产车间,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多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多名。

以工业文明改造农村提升农民

  诸城市把以工业文明改造农村、提升农民,作为“以工哺农”的关键环节,着力突破。诸城市首先注重激活、培育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按照工业化、产业化要求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农民接受工业文明的熏陶浸染。全市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个懂经营、会管理、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群体,市委、市政府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治、经营、社会环境。在日益拉长的产业化链条上,大批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应运而生,目前取得各类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达2.2万多人。全市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创业人才梯队。
  诸城市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注重跟进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农民文明素质。随着大批农民成为企业“蓝领”,众多农民成为按标准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工人”,这个群体成为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率先践行者。诸城市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村庄、文明户、文明市民等“文明创建”活动,开始形成浓厚的讲文明、树新风氛围。枳沟镇乔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正光反映,以桑莎为主的几个企业到村里设分厂后,对进厂工人加强培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纪律和生活习惯。这些过去散漫的年轻人如今不再在大街上乱倒垃圾,见人讲礼貌,穿衣戴帽也讲究多了。
  一些干部、企业经营者和群众建议,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和环节上应进一步优化“以工哺农”政策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放宽限制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出。三是注重增强县域财政实力。四是多措并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党委、政府及企业、社会组织等应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加大投入和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农村社会形成移风易俗的文化自觉和习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