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持续紧缩的信号明显
    2007-08-22    本报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自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此次加息是央行年内的第四次加息。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此举发出了明确的持续紧缩信号,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的势头。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博士认为,加息表明了央行对目前通胀以及经济“高烧高热”的担忧。同时,这一加息政策的出台表明,央行出台利率政策有变动经常化的趋势,只要实体经济有需要,就会出台相关措施。
  国家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张汉亚表示,央行此举完全是为了对通货膨胀进行补偿,由于现行实际利率为负,央行下半年可能会持续加息。他认为,尽管目前仍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结构性通胀,央行也必须对通胀进行补偿。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目前,加息是化解中国式通货膨胀最好的方式,而且央行不仅要加大加息力度,也要加快加息的频率。央行近期多次采取措施来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以及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表明央行开始逐渐关注价格变动,并以此为调控标准之一进行宏观调控。在当前负利率背景下,央行应该维持小幅频繁的加息节奏,改变和缓和长期的负利率局面。在此基础上,加息还得加大存款利息涨幅,逐步缩小存贷款利差。同时,也需要考虑改变现行的贷款利率上限管理、存款利率下限管理的政策。他预计,四季度还可能加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博士认为,央行的加息,是包含了央行对物价的判断。目前市场通行的两种看法,一是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主要是由禽蛋肉类食品价格引起的;另一种是包括住房价格在内的全面物价上涨。央行认为通货膨胀有向全面转化的风险,基于这个判断,央行一定会调控货币。他认为,目前已然进入了明显的加息通道,加息就是要修正过旺的经济,并阻止资产价格持续膨胀。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也认为,中国的CPI将会继续走高,同时有迹象显示价格压力范围会扩大。鉴于此,以及市场对资金成本趋于一致的看法,央行加息步伐将加快。他预计,除四季度再次加息外,明年上半年还可能有两次加息。他认为,即将到来的紧缩调控将倚重于利率及更加严格的遏制投资手段。央行一方面要控制通货膨胀压力,保持币值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控制银行体系过快的信贷增长。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597亿元。1至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7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去年多增4278亿元。
  诸建芳认为,此次加息的存贷款利率不是同步调整,存款利率上调得高,贷款利率上调得少,银行的利差缩小。央行希望以此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