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晋江“赶补”资本市场竞争力
    2007-05-30    本报记者:黄庭满 康淼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争取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有一批条件成熟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2008年先达到10家上市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20家以上。”
  在资本市场迎来“活力春天”之际,资本市场竞争力薄弱的福建晋江急了。晋江市政府一位官员近日对记者表示:“晋江要尽快打造证券市场的‘晋江板块’,成为全国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今年以来,一场资本市场竞争力“赶补式”发展风暴,在晋江骤然刮起。上市工作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界都相继进入快车道。

  目前,晋江已经聚集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鞋业制造、纺织服装、化纤工业、建筑陶瓷、轻工杂品等五大类传统支柱产业和化纤、车辆机械、生物医药、纸制品和新型材料等五大类新型优势产业,产业链配套完整,集聚趋势明显,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产业地位,年产值达600多亿元。图为福建省晋江市城市新貌。本报记者 张国俊 摄

  鞋业已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4月19日,在福建晋江开幕的第九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上,一只1.1米长的大拖鞋引人注目。本报资料照片

民企风向标集体转向上市

  3月以来,晋江一家服装企业的蔡姓老总特别忙,用他的话说,他忙得一日三餐甚至都只能在车上泡方便面。
  何至如此?原来,这位民企老总正忙于全方位的企业上市运作。
  在晋江,近半年来,忙于上市的民营企业家不只一人。据晋江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晋江民企以前流行合资,现在流行上市。”
  4月1日,主题为“打造证券市场‘晋江板块’”的北大晋江圆桌论坛举办,近40位晋江企业家参会与国内证券界专家就上市问题进行探讨。一位参会的民营老总告诉记者:“我们得赶紧学习、洗脑,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运营能力。”
  据了解,半年来,利用资本市场专题培训班、上市后备企业董事会秘书专题培训班、企业改制上市过程财务规范培训班、企业改制上市知识讲座……各种改制上市培训班、论坛、座谈会在晋江一场接一场地开,不时出现“一票难求”。
  “要的就是这股干劲!”晋江上市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 
  截至目前,晋江已有数十家民营企业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上市申请,有一家企业经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辅导验收和保荐机构内核后,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
  上述工作人员说:“我们经常加班运转。”
  曾创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晋江模式”的企业家再次站到一起,寻求资本市场的洗礼。

政府力推上市战略

  晋江市高层也急了。
  晋江市曾专门组团赴江苏省江阴市考察,这个过去曾组团到晋江取“发展经”的县级市,如今拥有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已形成独特的“江阴板块”,资本的裂变、扩张、集聚,加速了先进设备、现代技术、优秀人才的集聚,推动规模经济的迅猛发展,该市已有9家企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而晋江虽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上市办公室,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但到2006年底,仅有5家上市公司,仅募集资金约20亿元。一位考察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同是县级市,现在差距明显。”
  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说,重要的原因是“与我们认识观念跟不上、对利用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进入2007年,晋江市高层强力擂响上市战略鼓声,“要把上市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来对待。
  1月18日,晋江市召开历史上首次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专题会议,就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组织领导力量和理论指导力量迅速组建。全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提格,组长由市长担任,各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的上市工作领导机构。此外,专门成立由20人组成的企业改制上市专家顾问组,其成员包括上交所、深交所以及一些金融证券机构专家等。
  不仅如此,相配套的措施包括,密集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关于筛选晋江市上市后备企业的通知”等文件,制定出台“上市后备企业人才引进、土地利用等一系列倾斜扶持政策”,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和“一企一议”工作机制,力度前所未有。
  晋江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还透露,为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晋江市政府还实施财政资金补助,并拨出1000万元,设立“晋江市企业上市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企业改制上市。
  一个被称作“20家战略”的资本市场竞争力“赶补”方案已经定型,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20家以上,2008年先达到10家;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途径,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50亿元,使晋江成为全国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次创业:理性的“赶补”

  对于发展资本市场竞争力,记者在采访中有两个感受:晋江除了很“急”外,另一个突出感受就是,不盲目,“急”得理性。
  这份理性表现在对机遇的认知上。
  晋江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杨益民一语中的。
  “目前正是晋江民营企业选择境内上市的最佳时期。”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局长岳仁华考察晋江时表示。
  这是“天时”。表现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进入重要转折时期,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去年以来,同股同权全流通时代到来,IPO新政启动实施等,都为企业入市融资带来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
  “地利”是指,晋江曾创造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晋江模式”,民营经济活跃,近几年,规模企业群体逐年壮大,全市现有产值超亿元企业196家,这些企业主业突出,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人和”则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外资企业将实行统一税制,以前热衷于“假外资”的民营企业家如今上市融资愿望强烈,而且内资企业税负降低将增加企业利润,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二是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已提出实施从晋江重点突破、做大海峡西岸资本市场的工作思路。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福建一直缺乏自己的资本市场板块。这个闯新路的重担落在了晋江身上。”
  晋江的理性还表现在对自我发展处境的清醒认知上。
  近年来发展的“内忧”加剧。改革开放近30年来,晋江民营企业成功进行了以资产经营为内容的第一次创业,但目前仍停留在以一般生产性加工业为主的轻型化阶段。大部分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正遇到资金瓶颈、企业产权不清晰、财务管理不规范和管理水平低问题,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间接融资日趋艰难的背景下,在市场竞争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
  “改制上市是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一条捷径。”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说,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可以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和制度创新。引导企业通过改制上市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制度创新、规范经营管理、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规模扩张,对于改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即使“急”,也不能乱了方寸。“切忌头脑发热、操之过急。”杨益民提醒,要切实转变仅把上市简单地理解为募集资金的片面看法,而应顺应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依靠上市融资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掌握发展主动权。晋江市市长李建辉也指出,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任重而道远,切实把扶持鼓励企业改制上市作为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赶补”资本市场竞争力,从资产经营上升到资本经营正在成为晋江民营经济的第二次创业。

  相关稿件
· 沈阳市将要投资建设西班牙陶瓷工业园 2007-05-25
· 我国工业利润加速增长背后的“高耗能”隐忧 2007-05-25
· 通用汽车CEO称:汽车工业会出现进一步整合 2007-05-23
· 纺织工业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 增值税改革将获益 2007-05-18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 200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