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电话让地方干部受不了
卖书全打“中央”旗号 地方、企业不堪其扰
    2007-04-23    本报记者:方烨 马俊 实习生:杨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们经常接到010开头的电话,推销各种书籍,再不就是让我们参加一些看起来名头很大的研讨会,现在电话一响,只要是010开头的,我们一般都不接。去年一位同事就上当了,给一个冒充记者的人寄了500多元钱购书,之后再打电话就找不到这个人了。”宁夏青铜峡市的一位政府官员是这样向记者诉苦的。
  现在,北京区号“010”的电话开头竟然成了骗子公司的“金箍棒”,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业经常会接到来自北京的以各部委、各报社、各协会名义打来的纠缠不休甚至恶语相逼的电话,要求对方买书或出钱参加他们组织的会议、培训、出国考察、评奖等活动。
  据记者调查,这类骗子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朝阳路沿线的写字楼里,以至这里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电话一栋楼”、“电话一条街”。

如此电话售书

  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写字间里有四十多部电话,桌上满是红色封面的各种图书,向应聘者打保票电话卖书一个月光提成可以拿一万元,这是记者在北京市甘露园附近的“文化传播”公司看到的场景。
  “我们的业务主要是电话售书,卖给各地的政府机关,这些书的主编都是国家领导人,还有省长、市长等等,人民出版社印制的。”在位于朝阳路甘露园南里33号金隅商务写字楼的北京歌龙文化传播公司,一个姓蔡的经理对记者炫耀。
  随后,他就让记者看了他们刚到货的新书。但是记者翻看时却发现,这些书籍虽然封面精美,里面质量却很粗糙。再看价格更是不菲,399元到499元不等。
  当记者以应聘的身份问他以何种名义打电话推销这些书的时候,他很轻松地说:“我们都是以人民日报的名义,等你上班后会有专人给你培训,我们这里的电话业务员做得好一个月卖到两三百套,光提成就可以达到一万元,你要来这里上班,以后就是每天和各地的书记、局长打交道了,电话号码我们也会提供给你。”
  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其实这些所谓的文化传播公司,就是扯着中央各部委的大旗,向地方售书,能不能成功全靠电话业务员的“忽悠”功力。北京人报龙文化传播公司的电话员冒充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人员,给地方部门领导打电话推销一套2888元的奥运书籍,一个月光提成就能拿两三万块钱,幕后老板的收入自然可观。
  据记者调查,在朝阳路一带的写字楼里,类似的文化传播公司还有很多。甚至有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因为这类公司太多,已经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意”。仅在华商大厦一处,记者以应聘电话业务员的名义,进入挂着各种文化传播公司招牌的地方,发现从事此等“生意”的公司竟多达七家,据一些文化公司的人员透露,现在写字楼密集的朝阳路,竞争的“同行”达几十家。当记者以有相关“工作经验”为由应聘这些公司电话业务员的时候,很多公司要求记者把以前搜集的电话号码带过来,以充实本公司的“资源”。

坑蒙拐骗手段多

  “说白了,这就是坑蒙拐骗,只要能做成单子,你就是要狡猾。”这些文化传播公司是这样教导记者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
  经常改头换面或者更换地点是这些公司的共性。据介绍,这类骗子往往盗用多家单位名义进行欺诈活动,甚至伪造证件、公文、章印,令人真假难辨。其中还有一部分与中央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保护伞。记者接到举报,东郊周家井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从事该类欺诈活动,赶去时就已人去楼空。更有意思的是,记者还看到另一家公司,工作性质不变,地点不变,却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换了个名字,继续从事欺诈活动。
  由于大城市的政府和企业不再上当受骗,这些公司加紧向农村渗透。他们想方设法弄到乡村干部的电话号码,假冒中央部委或者报社名义轮番打电话。
  很多这样的公司公然在网上招聘电话业务员,甚至到大学里去挖掘“人才”,并有专人搜集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和企业的电话号码,以便进行诈骗。
  另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在这些骗子公司的行骗手法也在不断翻新。向地方卖图书虽然还是主要方式,随着大家警惕性的提高,又出现了以中央机关为名,举办各种会议或培训班,甚至组织出国考察的新形式。

地方不堪其扰

  山西太原市的一位局长的感受和记者采访的许多官员一样。他说:“经常有人打电话到我们办公室,开口都是各部委,再不就是中央媒体的,你不要他们的书,他们硬要给你寄,然后就天天打电话要钱,你说不要想退也不行,不给钱他们还会开口骂人。”
  另外,据湖南常德部分农村干部反映,去年一段时间当地很多基层干部接到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打来的电话,动辄以记者的身份相要挟,让他们购买一些根本没听说过的昂贵书籍,或者到北京去开会,开口就要几千元。“你不去他们就不停给你打电话,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搞到我们手机号码的。我们真是快受不了了。”

  相关稿件